•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金山区枫泾镇将建农业创业孵化园
来源: | 作者:admin

为加快现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先进农业技术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对接落地,昨天,来自金山区枫泾镇和兄弟镇及浙江喜善县姚庄镇农业管理部门干部和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业龙头企业经理及创业者,齐聚上海临港、枫泾科创小镇路演中心,听取上海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6个农创项目的介绍,观看农创项目路演。

此次路演的6个农创项目是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郑洪建博士带来的甜玉米、糯玉米项目;白建江博士带来的功能性大米、高钙米项目和乔勇进带来的发芽稻膨化休闲食品项目;食用菌研究所杨焱博士带来的食用菌、食用菌零食及固体饮料项目和尚晓冬博士带来的香菇工厂化生产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王金庆博士带来的立体种养结合,稻田(菜田)黄鳝、稻田(菜田)泥鳅、药用蚯蚓项目。看了农创项目路演,听了项目介绍,与会者深受启发,有的开始盘算起项目承接的有关事宜。

“枫泾建科创小镇,农业科创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枫泾是农业大镇,有5万亩粮田,在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种养结合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张莉告诉记者说,搞工业的有工业园区,搞农创试验也要有载体,镇党委、镇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科创工作,决定在新华村建立农业创业孵化园,一期开发120亩,分成12块,每块为10亩左右,提供给创业者和农业技术人员应用农业新技术试种新品种,创新农业种养模式,同时向创业者提供相关的农业设施和科创办会场所。待项目试验成功,组织在面上推广。目前,农业创业孵化园的规划已基本完成,2016年正式开始实施。

张莉说,这次市农科院带来的农创项目,比较切合枫泾农业发展实际,如功能性大米和高钙米项目在枫泾有着的宽广的发展空间;种养结合的稻田(菜田)养黄鳝、稻田(菜田)养泥鳅、药用蚯蚓项目,枫泾已从2013年开始探索稻虾、稻蟹共作模式,并已积累了一定的种养经验;目前,枫泾有4500余亩黄桃种植面积,桃树秸秆可用做食用菌棒,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增加农民收入。

据上海临港·枫泾科创小镇负责人彭连荣介绍,本次农创项目路演,旨在为一些成熟的农业创新技术提供展示窗口,在技术与资本之间搭建平台,让一直苦于没有新技术的合作社和大农户找到投资方向,让资本参与高效生态科技农业发展。活动中,如果某个农户或投资人对项目(技术)“一见钟情”,可以通过科创小镇搭建的沟通平台深入了解项目(技术)资料,洽谈技术买断、技术专家以技术项目入股、技术有偿使用等多种合作方式。通过科创小镇成功孵化的项目,可享受农业补贴、设备资源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本次活动上,还揭牌了“长三角农创路演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园”和“大学生创业农场”,推动农业技术“进厅”路演,再“入场”孵化,后“驻园”发展。尤其是枫泾农创项目规划500亩地块作为农业创业孵化园,分三期开发。按照设想,农创园将地块分成小田块免费提供给创业者和农业技术人员试种新品种、提升新技术;来到农创园的创业者可免费使用设施大棚、生产用房、办公场所等相关配套以及农业创新的特殊政策优惠。

本次活动由金山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政府主办、金山区枫泾镇人民政府、嘉善县姚庄镇人民政府、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枫泾新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记者 卢连明 通讯员 金颂军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