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民 本报记者 李杰
“瞧这甘蓝的长势,绿油油的,马上就能上市了,准能卖个好价钱!”日前,河北省魏县后西营村农民刘富景指着自家大棚里的甘蓝美滋滋地说,他家种植了5亩多蔬菜大棚,目前有4亩甘蓝即将上市,1亩多的甜瓜苗翠绿喜人。
后西营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全村150多户中有140多户种植蔬菜,菠菜、甘蓝、甜瓜、西红柿、青椒、辣椒等品种齐全,1000亩的蔬菜大棚收入每年达2000万元左右,全部由江苏、湖北、湖南等地菜商“订单”收购。
“村里1996年开始种露地菜,菜长成了村民就驮着到周边走村串巷卖,赶上集中上市,好菜也卖不上好价钱。”谈起蔬菜种植史,当了近20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刘贵山很有感触,“近几年,村里对季节性种植进行了调整,把握时机种植错季菜、反季菜,一茬儿延着一茬儿种,大大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同时,当地政府部门大力扶持,全部硬化了田间道路,实行管道节水灌溉,农技人员经常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帮助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近年来,随着村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操办红白事儿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了。为此,该县开展了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治理工作,由各村红白理事会在不突破县里指导标准的前提下,制定村规民约引领文明乡风。
村民刘建民儿子结婚时,刘贵山陪着刘建民夫妇一块儿到女方家做工作,得到了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婚礼办得简朴而又热闹。后西营村干部和德高望重的群众代表组成的红白理事会,统一制定出操办标准,“谁家过事儿,都是一个杠杠儿”,杜绝了“讲排场”“比阔气”甚至“打肿脸充胖子”的现象,节俭文明的乡风蔚然形成。
“当一个合格的农村党员干部,不仅要带领群众致富,还要改变群众的风俗理念,培育和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简朴的社会新风。”刘贵山表示,“有钱了,更要有文明的乡风!”
上一篇:丝绸之源——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