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成为玉米市场化改革“好帮手”
来源: | 作者:博易大师

 期货日报59日报道:引导种植结构调整,化解价格波动风险

    A    期市助力种植结构调整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场硬仗。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取消之后,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新粮上市后,玉米的物流贸易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东北玉米北粮南运活跃度不断提高。另外,国内玉米价格大跌之后,进口谷物(高粱、大麦、玉米)的替代较2015年大幅减少,国产玉米价格优势明显,甚至比进口玉米低5080/吨。在下游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开工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2016年国内玉米消费量有了很大提升。

  据东北地区某深加工企业人士介绍,伴随着国内玉米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玉米期货市场的活力逐渐提升,2016年玉米期货持仓量创出历史新高,玉米期货市场对参与者的吸引力大大提高,充分发挥了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正如行业人士所说,当年的玉米临储价格很有“吸引力”,如今是玉米期货市场有“吸引力”。

  期货日报记者发现,2016年玉米期现价格呈现振荡走低的态势,期价波动幅度较2015年有所放大,并且期货价格跌幅明显大于现货价格,年末期现价差逐渐收窄。去年13月份,市场仍在消化临储政策取消的利空影响,玉米期价从1829/吨跌至1518/吨,跌幅达17%。去年4月底,随着2015/2016年度临储收购的结束,市场优质粮源出现紧缺,从4月至6月中旬,玉米期价出现一波反弹,期价从最低1500/吨涨至1700/吨,涨幅达13.3%。但是国家为了消化巨量玉米临储库存,加大了抛储力度,新增了超期储存和蓆茓囤储存玉米的拍卖以及“分贷分还”形式的临储拍卖,再加上下游需求不振,玉米期价又从6月中旬的1700/吨跌至9月底的1385/吨,跌幅达18.5%

  “去年国庆节长假过后,玉米价格超跌、全国公路查处超载以及煤炭运输升温导致其他货物运输紧张,加上阴霾、小雨天气阻碍北粮南运,多因素叠加刺激玉米价格反弹。玉米期价从去年10月的1433/吨涨至11月中旬的1624/吨,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期价涨幅达11.8%。随后,从新粮上市到去年年底,玉米期价维持区间振荡态势。”东北某玉米加工企业相关人士说。

  “去年13月玉米期货价格的下跌,就已经引起了东北地区部分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注意,加上有当地政府的引导,去年春耕时不少地区将玉米改种为大豆和杂粮。”南华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刘冰欣说。

  东北地区一位粮食贸易商告诉记者,去年上半年市场对玉米价格走势预期过分悲观,期货价格持续弱于现货价格。直至去年10月份,玉米新粮外运遇阻,造成短期供应趋紧,市场逐渐转向关注玉米市场的利多支撑因素。期现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玉米期货价格充分反映了市场各方预期,对种植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豆一期货价格走势大体可以概括为“探底—反弹—振荡—上涨”的运行特点。临近年底,豆一价格加速拉升,年末收于4279/吨,较年初上涨18.4%

  2016年,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一改过去连年下滑的局面,出现小幅增长。虽然大豆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但国内外大豆价差逐渐缩小,国产大豆市场份额开始增加。在去年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

  今年3月份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部分省份将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其中,黑龙江省力争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吉林省调减籽粒玉米面积300万亩以上;内蒙古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200万亩,使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辽宁省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100万亩。

  B    玉米产业链利用期货指导现货经营

  2016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玉米临储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回顾这一年的市场形势变化:玉米降价、加工回暖、贸易走活、进口减少,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明显效果。与此同时,部分市场主体成为受益者,这主要得益于在恰当的时间利用“保险+期货”来锁定收益,深加工和贸易企业利用期货工具规避风险。面对市场的大风大浪,金融工具为这些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今年春节后,玉米期货1705合约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我们企业在现货市场大批采购,并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最后扣除利息等费用后每吨还有二三十元的利润。当时现货市场价格低,采购的时候担心卖不出去,但利用期货市场套保后就锁定了风险。”大连良运集团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传辉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据了解,大连良运集团粮油购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玉米和大豆贸易,玉米年贸易量在140万—150万吨,大豆年贸易量为20万—30万吨。杨传辉介绍,企业还可以利用期货建立虚拟库存。“同样的价格,肯定是买期货好,现货还得付现钱,期货交割月之后才付钱。另外,期货交割货物质量也有保证。”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企业利用期货工具指导现货经营的模式也日趋多样化、灵活化。

  “我们主要是参与套期保值,当期货价格有利润时,便参与套保。”吉林云天化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根据企业贸易粮数量在期货盘面套保。套保时会根据自己的收货进度,还要看盘面上的套保利润,现货环节质量不一,这些都需要折合成期货盘面价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记者梳理2016年玉米期货成交情况发现,随着玉米价格市场化进程的推进,2016年玉米期货成交量大幅增长,各方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从全年成交情况来看,2016年玉米期货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较2015年分别增长190.72%130.8%。从月度成交状况来看,3471112月单月成交量超过1000万手。其中,成交量最高的月份是11月,成交量达1582.83万手,成交金额为2484.48亿元,分别环比增长72.84%84.23%,同比增长51.84%28.14%。成交量最低的月份是1月,成交量达485.55万手,成交金额为877.54亿元,分别环比下降29.91%46.74%,同比增长825.39%591.68%。从全年整体来看,2016年玉米期货成交活跃度较2015年出现了大幅提升。与此同时,玉米期货成交量在大商所总成交量中的占比也节节攀升,从去年1月的4.22%上涨到去年12月的12.56%

  数据显示,去年玉米期货市场活跃度提升,企业套保需求增强。据统计,2016年参与玉米期货交易的单位客户数量月均超过2000户,较2015年增加167.13%

  “农民、贸易商都开始关注期货价格了,现在做玉米贸易,不用期货工具肯定不行。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后,价格跟国际接轨,市场波动大,这也是玉米产业链参与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原因。”杨传辉说。

  杨传辉认为,“企业做期货一定要套期保值,现货赚钱,期货赔就赔了,期货赔但是现货赚钱。价格上涨或下跌不能去赌,现货要5000吨大豆,我就在期货盘面上买5000吨,之后它跌到多少都没有关系。”

  “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后,对于贸易企业来说,市场变化快、波动大,确实考验经营者的智慧。贸易企业还是盼望价格市场化改革,这给玉米期货市场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期货市场成交活跃,对于企业参与套保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吉林云天化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发现,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玉米价格波动加大,经历了2015年玉米价格的连续下跌,产业避险需求增加。2016年参与玉米期货的大型玉米贸易饲料企业增加十余家;参与期货市场的饲料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5%左右;进入中国500强的12家玉米贸易和饲料养殖企业中,有8家参与玉米期货,占比67%;十大饲料企业中有7家参与玉米期货交易。玉米产业链企业参与玉米期货市场的热情明显提高。

  福兮祸兮,玉米和大豆市场的变化给玉米、大豆和玉米淀粉期货带来了机会,实体企业的风险管理业务正日渐受到重视。正如行业人士所说,国内农产品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问题突出,在推进玉米市场化改革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玉米和大豆产业链企业面临的风险会增大,但这也给国内衍生品市场提供了补短板、向国际市场看齐的机遇。

  C    “保险+期货”让农民收益多一份保障

  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三连增”,但是对于部分农产品而言,丰产的背后市场价格风险在加大,一旦农产品价格发生不利变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我国农业稳产都将面临挑战,玉米就是其中之一。

  “保险+期货”模式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对于扭转农业困局发挥了巨大作用。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去年收益不错、已经尝到甜头的农户,今年参与“保险+期货”都很积极。

  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垦管理局赵光农场负责人介绍,该农场50万亩耕地的租金里面原来有种植险,种植险覆盖冰雹和涝旱等自然灾害。但是农民仍然面临价格波动的风险,去年114户农民参加了“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购买了1万吨大豆的价格保险,锁定卖价3780/吨。他希望今年试点中能把种植险和价格险进行合并,来保障农户的收益。

  “保险+期货”是金融融合支农的新模式,将场外衍生品运用到服务农业经济当中,使期货市场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完善了我国农产品价格补贴机制,对种植者起到保护作用。“通过2016年‘保险+期货’项目的运作,我们发现场外期权权利金过高,对‘保险+期货’试点的实施、扩大参与面积有一定的影响。希望监管层积极推进场内期权业务,以降低手续费成本,这对进一步完善项目产品设计、更加贴近农民需求将起到关键作用。”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会长、南华期货副总经理唐启军说。

  “价格险有待发展为收入险。”唐启军表示,“保险+期货”项目试点的模式为单一的价格保险,国外采用的收入险(价格险+产量险)模式更符合农民种植需求。

  “我们选择与赵光农场合作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赵光农场隶属于农垦总局系统,其优势在于科学管理、统种统收,农场的基础数据客观、完备,在已成功运行价格险的基础上,后期若开展加入产量险的新型收入险种试点工作将更加便利,更易于推进。因此,我们建议在农产品方面还应当尝试增加收入险这个险种。”他说。

  另外,唐启军认为,保险补贴也有待改进升级。由于一些农户已经购买了种植灾害险,现在若是再购买价格险,就增加了农民的资金负担。“依托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建议农业部、地方政府等多方配合来保护农民基本收益,采用险种合并、降低费用的常规化补贴机制,或是针对不同农户的需求,给予阶梯式价格保险更为合理。”

  在长春,记者见到了永安期货吉林地区“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相关负责人。据该负责人介绍,在大商所的支持下,2016年由吉林省农委牵头组织领导,永安期货及永安资本、人保财险吉林分公司、安华保险吉林分公司、中航安盟保险吉林分公司多方合作,以云天下农业投资公司作为参与主体,开展玉米“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工作。截至20161231日,试点项目在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公主岭市、梨树县、扶余市为15073.12吨玉米现货提供价格保险,覆盖面积近2万亩,累计赔付农户129955.92元。

  显而易见,“保险+期货”项目创新了玉米补贴方式,在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述永安期货相关负责人认为,该项目实施后,玉米种植户在面临市场价格下跌风险时,能获得有效的收入补偿,这是一种事后精准损失补贴,也实现了“价补分离”,为供给侧改革、调结构调面积提供了市场化方式。同时,按照市场价格定价,有利于促进整个玉米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保险+期货”项目创新了保险与期货融合的金融发展模式。保险和期货是两种金融产品,都是有效的金融手段,通过保险和期货两种手段的融合,能有效发挥保险和期货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既能有效引导玉米种植主体的市场化生产行为,又能有效化解风险。

  该负责人还建议尝试开展玉米收入保险。开展“保险+期货”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农民的收入由产量和价格共同决定,产量和价格往往呈现负相关性。美国早在1996年联邦作物保险计划中将收入保险视为农产品管理价格风险重要方式之一,未来国内农业保险势必要开展收入保险。因此,他建议保险公司在“保险+期货”模式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开展收入保险试点,将产量和价格相结合设计产品,并通过期货市场化解价格风险,切实保障农民的收入。

  此外,部分主体在去年的项目试点中总结创新,考虑未来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模式,引入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收购,保障农户现货顺利销售,进而保证其实际销售利润。

  据了解,美国除了个别大的农场主直接参与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外,绝大多数的农业生产者都是通过粮食收购站或农业合作社参与粮食流通。在这一过程中,农户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选择对自己最优的“订单”,风险规避完全由粮食收购站或农业合作社操作。粮食收购站或农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的订单种类多样灵活,常用的有远期交货合同、固定基差合同、最低卖价合同和延期定价合同。

  对于玉米和大豆市场主体而言,不管国内外市场如何变化,市场主体首先要保护好自身的利益,这就需要正确利用期货工具,与现货经营相结合,构建新的市场环境下的“聚宝盆”。(博易大师)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