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加牛粪“负负”能得“正”

  东北地区秸秆总量多、利用难度大,是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黑龙江作为水稻种植大省,育苗土紧俏,在稻田取土会破坏耕地。如何同时解决这两大难题?

  秸秆加牛粪“负负”能得“正”

  本报记者 刘伟林

  秸秆和牛粪,表面看是一文不值的废弃物,处理不当还会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然而经过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农民发明家邓光明的巧思,两者结合变成了优质环保的水稻育秧盘和食用菌基料,不仅减少了水稻育苗的生产环节,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解决了黑龙江稻农优质育秧土紧缺的难题。

  投入千万元,七年让秸秆变成优质育秧盘

  今年4月末,农业部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了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推进会,会上展示了多项秸秆利用技术,在一个展位前,一盘盘绿油油的水稻秧苗吸引了与会者的目光,秧苗透过厚实的育秧盘伸出发达的根系,与普通秧苗相比明显更壮实,韧性更好。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秧苗使用的育秧盘和苗床土竟然全部是用秸秆和牛粪加工生产的。这项新技术叫做秸秆生物质环保水稻育秧盘、育苗基质,是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经过综合发酵、定型制成的,发明人叫邓光明。

  邓光明是黑龙江省林甸县一个小有名气的建筑商,农民出身的他一直希望能再从事农业生产。2010年,他把目光投向当地农民使用较多的水稻育秧盘,在项目考察过程中,邓光明发现传统的塑料育秧盘寿命短,环境污染大,前景并不乐观。他了解到,当地农村育秧土十分紧俏,废弃的秸秆、畜禽粪便处理也成为难题。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能否将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组建专家团队,反复试验,投入1000多万元,邓光明终于取得了成功,利用秸秆、畜禽粪便混合发酵后生产出有机肥,经压制成型生产出水稻育秧盘,不压制部分可作为替代育秧土的生物质水稻育苗基质。

  破解水稻育苗“取土难”,有机稻亩增产约百斤

  在黑龙江,水稻育苗的苗床土对稻农来说十分重要,在稻田里取土不仅破坏耕地,还有农残超标的风险。据介绍,如果黑龙江全省育苗都在稻田取土,按土层厚度10厘米算一年需要20万亩的耕地供土。当地许多农民都在林下、河边取草碳土育苗,没有条件取土的买土育苗,但这种土含草籽太多,还需要用药灭菌。一些种植有机水稻的农民采用给土加温的办法灭菌,俗称“炒土”,成本非常高。秸秆生物质环保水稻育苗基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秸秆生物质环保育秧盘完全可以替代传统塑料秧盘和营养土,不但解决了水稻育苗取土难、破坏植被、塑料秧盘形成白色污染等问题,同时解决了焚烧秸秆带来的大气污染、畜禽粪便到处乱堆乱放污染环境、污染地下水等问题。而且还减少了稻农育苗生产环节,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利用生物质秧盘育苗,苗床不用调酸,不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不受盐碱地影响,具有防病、抗病、保水、保肥、保温性能好的特点,透气、透水性强,育出的稻苗根系发达,比传统土育苗多出一倍多,根粗、根壮,返青快,成活率高,可提前5-7天成熟,特别适合种植有机水稻,亩增产40-60公斤。

  年消化秸秆1万多吨,让黑土地不再越种越瘦

  “采用这项技术,农民育秧的成本和传统方法一样,还能解决耕地越种越瘦、越种越板结的问题。”邓光明告诉记者。这项技术的关键在秸秆和畜禽粪便混合发酵,秸秆吸收了畜禽粪便多余的水分,解决了秸秆不容易发酵和畜禽粪便淌汤二次污染问题,在黑龙江冬季严寒的条件下能实现露天自然发酵,发酵后无残留物,发酵时近70度的高温能将病虫害和杂草杀灭在萌芽中,不需要再用药灭菌。秸秆、畜禽粪便收集后经过发酵,解决了耕地越种越瘦、越种越板结的问题,实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去冬以来,邓光明的农业开发公司已收储玉米秸秆1.6万吨,牛粪1万立方米,已发酵秸秆1.3万吨,牛粪0.8万吨,为林甸县有机肥提质增效试验示范提供了肥源。

  目前,邓光明的产品和生产设备技术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一项,并注册了商标。在今年育苗期间,邓光明的技术引起黑龙江省农业专家的关注,认为产品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黑土地、简单易行、绿色无公害、苗齐苗壮、便于机械插秧”等优点,还被林甸县列为重点推进项目。

  邓光明在生产秸秆环保育苗盘的基础上,还与大庆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利用生物质秸秆加畜禽粪便,通过隧道两次发酵,生产食用菌基料,在棚室种植双孢菇。600平方米温室大棚每年可产出2季双孢菇,收入能达4万元左右,食用菌生产的废料还可以回收再次加工,实现多次重复利用。同时,还可在大棚蔬菜育苗等方面使用。用这项技术种一垧水稻能消耗掉一吨秸秆、半吨牛粪,拓展应用领域后秸秆和牛粪的消耗量更大。邓光明告诉记者,他已经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八一农大、省、县农技推广部门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肇洲县、泰来县和几家农场都在与他洽谈联合办厂,推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