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打好产品营销牌、利益共享牌,利用电商平台打造“网红”农产品……在产业扶贫这条路上,四川精准把握扶贫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共享利益联结,激活贫困户内生动力,变“让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脱贫攻坚的步伐铿锵有力,贫困难题正逐个破解。四川在脱贫“冲刺期”探索出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或能给我们更多启发。
“坡地四季果园、坝地绿色菜园、旅游农家乐园、村庄美好家园”,这是四川遂宁市船山区东山村在全省脱贫攻坚“大考”中交出的一份“东山答卷”。过去“十年九灾”的偏僻穷村,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康居新村。
变化的不只东山。2016年,四川各地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实现减贫67.9万人,占全省脱贫总人口的63%;今年计划再减贫54.4万人,推动已经脱贫的地区产业转型增效。
“农业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要把产业扶贫摆在全省脱贫攻坚的突出位置来谋划。”四川省副省长王铭晖表示,2017年是扶贫攻坚深化之年,要精准把握产业扶贫工作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三产融合为重点,以优势特色产业为核心,因地制宜抓好产业扶贫项目,形成推动产业扶贫的工作合力,实现今年全省16个摘帽县、3700个退出村、105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
1找准抓手、突出特色,打造优势产业
村村入园、户户入社、人人增收,是遂宁市船山区探索出的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子。2016年全区实现现代农业产值30亿元,带动贫困群众以人均每年1860元的速度增收;目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2837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
数字凸显的是增收“四张牌”成效:园区优势牌、产业特色牌、产品营销牌、利益共享牌。“打好这四张牌,生产者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聚变、产业发展由一产为主向三产融合转变、产品销售由无人问津向竞相定购蜕变、利益联结由渠道单一向多管齐下量变。”遂宁市农业局局长田明说,通过对产业进行全域规划,突出三大主导产业和四大特色产业,把园区作为产业扶贫载体,政策、主体、科技、产业链、贫困户向园区集中,实现了休闲农业、品牌营销、电商培育、现代物流等资源整合和集成发展,同时创新销售模式、利益共享机制,确保贫困人口从产业发展中精准受益。
“船山模式”的成功实践,表明产业扶贫“突出特色做强优势”大有可为。四川提出:把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各地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农民多元增收的主抓手,因村因户指导,将产业结构调整到村到户,推动种植业错位布局发展、畜牧业多元特色发展、水产业特色健康发展。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新建和改造特色种植业标准化基地300万亩以上,建设一批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开展标准化规模化草种基地建设。
2完善机制、做优服务,拓宽增收门路
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今年汶川“三宝”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仅甜樱桃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30万公斤,青脆李由于网络销售渠道通畅、范围广,价格较去年每斤提高了1.2元。目前全县通过电商销售的农产品已达2000吨,带动近7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600余元。
与量价齐升同步提高的是品牌建设。“汶川甜樱桃”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有11家合作社完成了甜樱桃、猕猴桃、大枣、李子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机转换认证,认证面积8000亩,5家合作社注册了自己的农产品商标。同时,以“互联网+现代特色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遍地开花:开办网店近500个,个人微店2000多个,基本实现每个贫困村有一名“电商明白人”。
“为了夯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政府加大了交通、通讯、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力度,全县已基本实现了村村公路硬化、村村通电视、村村通宽带、村村覆盖3G、4G网络。”据汶川县副县长郭祥兴介绍,目前快递物流公司业务已覆盖全县12个乡镇及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村。
“四川将整省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加强贫困村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和培训,”四川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说,打造一批“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市县、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到2020年有效惠及贫困地区80%以上的贫困户。
机制不断完善,服务随之优化。射洪县沱牌镇青岗村通过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20户无劳力、无技术的特困户,借用产业周转金20万元入股农事服务超市,由村集体全权委托合作社经营管理,纯收益按村集体50%、合作社35%、贫困户15%进行分成,合作社将全村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扶助,仅大春收割一季,20户特困户各获得收益300元。同时,一个“企业捐赠+农户示范+集体增收”的产业扶助机制也在当地迅速成型,借助光伏发电站带动无劳动能力光伏示范户每年收益1500元,村集体每年增收3万元。
3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挥乘数效应
产业扶贫还离不开科技创新激励。据悉,今年四川将强化三大技术举措:建立农业科研院所精准帮扶机制、强化对贫困村贫困户的“菜单式”服务。打造88个科技示范基地,把扶贫纳入科研人员绩效量化考核;在每村培养2—3个科技示范户,对当年通过产业脱贫的贫困户开展全覆盖培训。
“统筹考虑区位条件、生产半径、劳动强度,长短结合,错季搭配。”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原、浅丘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蔬菜等,川中平原丘陵区、川南丘陵区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盆周山区、西北高原重点发展特色冷水鱼,打造一批专业村和大户。同时,瞄准市场竞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到村到户:一是种养业品种改良,制定贫困地区产业主导品种名录,每年推广主导品种50个以上;二是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到2020年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250个;三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农民经营性收入1/3来自加工增值。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四川农业产业扶贫将着力推进农林水一体化发展、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联营发展、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农村改革创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六项重点工作,“下一步,省上有关部门要把50%以上项目资金投向贫困县主要用于农业产业扶贫;要研究出台贫困地区农业用地支持政策,把新增用地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本报记者阮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