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增绿 种植户增收
来源: | 作者:经济日报

  走进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弘力祥安园艺公司,公司负责人孙吉锋正带着员工发运树苗。他告诉记者:“第二批200万株耐盐碱白榆刚刚给客户送去。从眼下销售情况看,我们今年繁育1000万株耐盐碱白榆苗没有问题。”

  这里是黄河入海口淤积而成的新生地,土壤含盐较高,给造林绿化、改善生态带来极大困难。为破解这一难题,垦利区成立了组培良种繁育中心,利用先进技术培育耐盐碱苗木,近年来先后引进并培育了冬枣、冬红白蜡、白榆等耐盐碱树种20余个,为全区造林绿化提供了种苗。

  垦利区林业局副局长刘光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来在盐碱地上种树,光换土的成本,每棵树就需要100元左右,加上种树,每棵树的成本大约在150元左右。现在种耐盐碱白榆,不需要换土,每株的成本大约在十几元左右。”

  过去,垦利绿化一直步履艰难,大家出力不少,但难见成效。1999年以前,全区森林覆盖率一直在7%以下。耐盐碱树种的开发,让垦利区绿化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行走在垦利区,路两旁很多地方都是三排以上的林带,远远望不到头。2007年到2012年,垦利区实施了为期5年的“三网绿化工程”,打造路域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为主的生态林业,建设了长达180公里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了长83公里的水系生态保护带,实施了12万亩的农田林网建设,奠定了“生态垦利”的根基。

  2015年底,垦利区部署实施“三年增绿计划”,按照“一环、两带、三网、四片”的总体布局,全面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围绕城区,重点建设环城大型防护林带,扩充环城区绿量,形成森林环城格局。沿黄河大堤、南展大堤建设长81公里的沿黄生态景观带,沿海岸建设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重点打造用材林、经济林、林苗一体化、林下经济等产业基地,实现增绿与增收并举。截至目前,全区7个镇街、3个办事处已实施增绿7万亩,完成投资6.42亿元。

  绿色林带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也为农民开辟了致富门路。记者看到,一片片树林之中,随处可见农家乐的招牌,全区林下经济越来越红火。赵屋村周英奎去年利用林地空间培育蘑菇,他告诉记者:“这蘑菇一年能收三茬,收入比在外打工还多。”

  去年,垦利区在杜屋村以南、荣乌高速路西侧的林带台田上,创建了林下生态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棉皮、棉柴和玉米秸秆作为食用菌生产原材料,生产纯天然、口感好的无公害菌菇,同时将可废弃的菌棒转化为有机肥,为林木抚育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刘光明说:“下一步,全区将新增造林7万亩,实现林木覆盖率达到28%。区里还将着力培育5家林业龙头企业,到2020年,争取实现年均林业生产总值25亿元。”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