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快速发展现代农业 鼓起宜春农民的“钱袋子”
来源: | 作者:admin

  本网讯 记者彭文辉报道:宜春,素有“农业上郡,赣中粮仓”之美誉。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走出了一条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宜春,这个传统农业大市正向现代农业强市阔步迈进。

  快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鼓起了宜春农民的“钱袋子”,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440.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43元,同比增长8.8%。

  宜春,千里沃野地生金。

  宜春现代农业,托起农民致富梦。

  发展六大特色产业,培育绿色产业体系

  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发展“舌尖上的产业”。我市综合考虑供给侧和需求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富硒、油茶、肉牛、中药材、休闲农业等六大特色产业,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培育壮大绿色农业产业体系。

  绿色有机产业生机勃发。靖安、铜鼓整县打造有机农业县;上高县实施“千亿元绿色食品产业工程”,去年52家绿色食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万载县有机农业全国闻名,从事有机种植的农民有7万多人。如今,全市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138.1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94.6万亩,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149个、有机农产品366个。

  依托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我市着力打造丰城、高安、上高、明月山富硒产业带,吸引隆平高科等20多家龙头企业纷纷“寻硒而来”,开发注册富硒农产品商标34个,其中丰城的富硒大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我市是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有8个县(市、区)被列为国家油茶项目县(市、区)。全市现有油茶林258万亩,其中高产油茶林88万亩,年产茶油3.6万吨,涌现出“润心”“金世本香”等一批茶油知名品牌。

  朝着打造“江南第一牛市”目标,我市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现有肉牛规模养殖场509家,肉牛年出栏46万头,综合产值达280亿元。高安市裕丰农牧有限公司探索出南方红壤区牧草种植技术和种草养牛模式,成为“国家肉牛综合实验站”。

  中医药产业基础厚实。我市拥有樟树与袁州两个省级医药产业基地,今年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樟树“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和袁州“一谷一城一港计划”,设立30亿元中医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目前正新建一批中药材种植基地,扶优扶强一批中医药制造企业。

  休闲农业遍地开花。我市注册休闲农业经营点519家,已形成环宜春中心城区休闲农业圈、南昌周边休闲农业圈及昌铜高速沿线生态休闲农业观光走廊“两圈一廊”格局。袁州区、靖安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涌现出“白马农庄”等一批全国“金牌农家乐”。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叫响绿色农业品牌

  农产品的“金字招牌”,是一个地方现代农业的闪亮名片。

  我市千方百计加强绿色农业品牌建设,着力补齐农产品品种多、品牌少、名牌缺的短板,促进由“农产品大市”向“农产品品牌大市”转变。

  新增一批新品牌、做强一批老品牌、弘扬一批特色品牌、打造一批旗舰品牌、培育一批电商品牌。按照这一发展思路,我市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壮大农产品品牌体系。目前,全市共创建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18个、江西省著名商标81个,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776个,位居江西首位。靖安县的白茶、铜鼓县的“春韵”茶、奉新县的猕猴桃和“天工”米、万载县的“千年”南酸枣糕、丰城市的“子龙”冻米糖、樟树市的“春丝”面条、高安市的“大观楼”腐竹、上高县的“富龙”牛肉、宜丰县的“绿博”蜂蜜……一大批名优农产品在各类展会上获奖。

  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为契机,我市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积极构建绿色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体系,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确保“三品一标”农产品100%可追溯,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市通过电子商务、展示展销、专业市场、物流配送、媒体广告等多种形式,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积极对接农产品电商平台,扎实推进宜春原产地商品天猫官方旗舰店建设,并大力实施优质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举办宜春优质农产品推介会,让更多的人用宜春油、吃宜春米、品宜春味。

  今年4月25日,宜春“土产品”走进人民大会堂,通过展示推介,达成投资合作意向项目27个,合同金额近50亿元,现场签约项目16个。

  壮大现代农业园区,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我市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用市场化的办法经营园区,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产加销有机结合,发挥三次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依托15个省级农业重点产业集群,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覆盖,万载被评为国家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园区,丰城、袁州、万载成功摘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金字招牌。当前,高安肉牛产业园、丰城富硒产业园、袁州油茶产业园、奉新猕猴桃产业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快速壮大发展的背后,是新型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经营方式的不断创新。一大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积极参与园区建设,用农业科技提升园区,用现代设施装备园区,促进了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

  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2家,注册农民合作社6450家,家庭农场1741家,均居全省前列;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9家,其中国家级5家;仁和药业、康替龙竹业、益家食品、元博山茶油、飞宇竹业、金源公司、润心科技、锦源生物等8家企业先后上市。

  这些年来,海亮集团、巴布洛、森禾种业等国内知名企业的纷至沓来,旺旺食品、东升有机、金农米业等现有龙头企业的裂变扩张,促使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不断做大做优做强。

  以产业扶贫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8.58万人。

  脱贫攻坚如何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发挥相得益彰之效?

  我市精准发力,创造性地开展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通过股权纽带把各种资源要素整合到产业平台上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激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促进农业产业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

  靖安县高湖镇古楠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承包耕地入股,每户出资1万元,完成了股权设置,创办了农产品电商、微商平台和休闲农业旅游点,统一由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

  2012年以前,铜鼓县排埠镇永丰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5000元,村集体负债20多万元。2012年该村成立永丰股份经济合作社,设立户头股、公益股、集体股3种股权,募集资金1200余万元,创办了罐头食品厂等经济实体,让村委变股东、村民变股民,农民实现了分红。去年,该村集体资产达1000余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9700多元。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农业基地建设,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江西荣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免费提供香菇包、木耳包给农户,定期举办栽培技术培训班,向广大农户授课。今年,该公司为周边乡镇160多农户销售香菇180万包、木耳160万包,平均每家农户纯利润在3万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全市安排了1000多个市、县直部门驻村帮扶,市、县下派28240名干部结对帮扶,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带着责任与感情,为贫困群众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计划,采取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真正暖了民心,让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坚定了脱贫的信心。

    (文章来源:宜春新闻网,作者:彭文辉)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