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望都县国家级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小麦迎来丰收。与非示范区相比,每亩节约用水51.6立方米以上,产量增加58公斤以上,节本增效约213.89元。 本报记者郝凌峰摄
本报记者唐园结宁启文冯雷冯克李飞
这里是京津冀,举世瞩目!
1.2亿人生活于此,庞大的人口体量意味着巨大的农产品需求,京津冀有足够的底气实现基本自给吗?
这片土地常被干渴困扰,为雾霾笼罩,现代农业可以在这里播下绿色的种子,重现一片碧水蓝天吗?
这里矗立着北京、天津两大世界级城市,星布着石家庄、唐山等现代城市群,雄安新区崛起可期。因城而生的乡村旅游能够承载起城市人的浓浓乡愁吗?
发展断崖横亘京津冀,河北人均GDP不足京津两市一半,近20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农业产业可以帮助河北农民同步小康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写在燕赵大地上。
河北倚太行、临渤海、拥平原,山养海润,农业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居华北、环京津、揽雄安,市场空间广阔,现代农业潜力无限;京津冀协同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级战略带动下,河北三农进入历史性发展窗口期。
优势如何化为胜势?河北省三农战线在“两学一做”中靠学找方向、定目标、寻路径、思方法,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争做合格党员,在学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做中彰显先锋本色,奋力书写一部京津冀现代农业扛鼎之作。
燕赵五月,麦浪滚滚。记者与河北三农系统干部群众一道,看沃野农耕,盼岁稔年丰,共同留存一段关于三农的时代“冀忆”。
时代命题——
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河北立足自身、着眼大局,在学深学透中寻求答案,勇于担纲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49年3月23日,走过炮火硝烟的共产党人从河北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斗转星移,党面临的“赶考”今天也远未结束。在“两个一百年”的考卷上,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是一道分值不低的时代命题。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提档升级,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构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大国家级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河北,十八大以来先后6次来到这里考察,就河北发展和京津冀一体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等重大问题,在财政和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蓝图绘就,共识渐成。2016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框架下,《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出炉。这份由农业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制定的规划,不仅明确了京津冀现代农业之“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促增收”的功能,更为河北现代农业找准了方向——环京津27县市区构成环首都现代农业圈,其他146县市区建设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区。这标志着河北现代农业完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中。
河北有近5000万农民,超过京津两市常住居民之和,京津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河北是主战场;河北是粮食主产省、蔬菜大省、奶业强省,农产品加工业是全省第三大产业,土地面积是北京的11倍、天津的16倍,以现代农业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是主力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给河北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是历史性和转折性的。”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要求全省党员干部抢抓历史机遇,自觉从大局看问题,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务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河北省委省政府着眼京津冀大局,立足功能定位,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加快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增绿。
在河北省农工办主任、农业厅厅长魏百刚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之下,京津两市的科技、市场、资金与河北的土地、劳动力、生态资源等要素优势相互结合,河北现代农业大有可为,也必有作为。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京津冀协同发展时代命题已然明晰,河北省农业系统党员干部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领本职工作,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做,真用、真干、真闯、真炼,横下一条心,憋足一股劲,以燕赵人的血性和志气,书写现代农业大文章。
通过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河北三农战线党员干部找到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目标与思路。“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在脱贫攻坚、推进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两学一做”中,河北三农战线党员干部深学真用,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转化为找方向的明灯,干工作的法宝。
通过学党章党规,广大党员干部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使命和担当。
“1945年,中共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岁月几番洗礼,党始终牢记‘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河北省农工办副主任高一雷说,对河北三农战线党员干部而言,党章所赋予的时代使命就是一切为了河北农民的同步小康。
在学习教育中焕发出来的精气神,如何转化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作为,仍考验着河北三农系统党员干部的决心和智慧。
谋篇布局——
稳粮食增强底气、调结构对接市场、建园区辐射全省、促融合激发活力,京津冀一体化现代农业在协调推进中渐次呈现
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在河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规党章的精神内核内化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不竭动力?2015年10月,河北省开展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期间,省农业厅向上与农业部对接争取政策支持,向下深入一线调研农民诉求,向外由四位厅领导带队分赴鲁川豫粤四省学习问计,向内优化机构岗位、强化衔接合作,形成事争一流、围旗是夺的良好局面。
在对接对标中谋划,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布局和思路渐趋清晰——在确保粮食产能稳步提高的基础上调结构、建园区、促融合。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河北在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322万亩的同时,丝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划定776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建成240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为“藏粮于地”奠定基础。粮食品种更新、种植模式优化,“藏粮于技”战略下,2016年粮食单产较上年增加13.8公斤,总产692亿斤创历史新高。
城市崛起,考验现代农业供给能力。近年来,京津地区每年约有70%的菜篮子产品缺口,农产品加工品消费需求不少要靠域外供给。河北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围绕京津两市打造1小时速生蔬菜供应圈,两小时鲜活农产品保障圈,3小时应急农产品供应圈,三圈环绕形成环京津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带;同时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来打造。
2016年,河北蔬菜在京占有率达到55%,牛肉、羊肉、鸡肉占有率均过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是农业产值的两倍,相当于“再造一个河北农业”,一跃成为全省第三大支柱产业。
社会发展,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河北顺势而为,在环京津和石家庄周边发展高端精品农业。曾在质量安全上跌过跟头的奶业,是河北人不忍提及的产业伤口。近年来,河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振兴奶业,在黄金奶源带上建起石家庄、张家口、唐山和保定四大奶业集群,成功举办中国奶业D20峰会,重塑了民族奶业的尊严。君乐宝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全球同行业中首家通过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A++顶级认证,站上了世界奶粉质量的金字塔尖。
成方连片,看点不断。2014年以来,一大批园区成为河北区域化、板块化的现代农业新高地。职业农民、种养大户、返乡创客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园区聚合,好品种、大农机、高科技、新模式等先进生产要素在园区整合,种养、加工、研发、示范、服务等多种功能在园区融合。
2015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意见》。亮点在园区打造、难点在园区突破。京津冀三地的优势资源要素可以在园区里有效结合,制约河北现代农业的瓶颈在园区的探索中被打破。目前,河北省级农业园区已建成120个。
园区辐射,技术溢出,带动现代农业大踏步发展。在衡水饶阳园区,河北第一家农民蔬菜合作社联合社揽纳全县184个村级合作社,抱团创品牌,向高品质蔬菜种植方向迈进。在唐山,每个市级以上园区都配有一支技术服务团队,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京津冀协同发展农业试验站,成为现代农业的科技加油站。
2016年,河北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产业化经营率达95%以上,实现了“三品一标”全覆盖,节水技术全应用,废弃物利用全循环,农药化肥零增长。
一度,河北农村的产业以种养为主,农村经济活力不足,农民持续增收乏力。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培育了河北农村发展的新动能,越来越多的村庄走上了融合发展之路。
野三坡繁星满天,拒马河水流潺潺,山环水绕的保定市涞水县白涧村既美且静。2014年,村集体办起合作社在发展长毛兔、建起苹果园的同时,着力整合闲置农宅发展乡村旅游。村党支部书记刘文青告诉记者,兔粪进果园成了肥,荒山变百果山成了景区,“贫苦户养兔,一般户种树,富裕户发展旅游吃喝住”,产业多了,路子活了。
2016年底,京津冀三地签署休闲农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组建休闲农业产业联盟。今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京津市民乡村休闲旅游圈,鼓励利用农业闲置农宅组建农宅合作社,发展休闲观光与民俗旅游”。承德百万亩中药材花海,昌黎十公里葡萄长廊等游人如织。如今的河北,入选农业部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多达52条,在所有北方省份中独占鳌头。
机制运笔——
激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容错机制鼓励放手干、大胆闯,清除滋生“不想干、不会干、不真干、不敢干”的土壤,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
河北现代农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还只是长征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前路上还有不少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要保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须在体制机制方面夯基垒台,筑起四梁八柱。
担当是为官天性,干事是干部天职。为从根本上驱逐“不想干”“不愿干”的劣币,铸造“勇于干”“大胆干”的良币,河北农业系统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探索。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在每个园区设立管委会,由农业厅对园区进行打分考核。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跟踪监测、动态考核,凡考核不合格,一律撤销资格。以增加考核分值权重为手段,鼓励由市县主要领导担任园区管委会主任,严格有效的制度管理与监督,确保了市县地方政府对农业园区发展真重视、真投入。
三农工作繁复纷杂,尤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对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要求最高。有些干部“言必寻据、行必问典”,生怕迈早了步、走错了路,结果踟蹰不前,错失机遇。有些工作抓而不实、抓而不准、抓而不细,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效果不佳。
痼疾如何根治?河北的答案是探索容错和约束机制,既包容宽厚,鼓励三农系统党员干部放手干、大胆闯,又赏罚分明,保证将工作抓到实处、抓出效果。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党的基石。河北对基层党组织既交任务、压担子,又抓激励、给保障,强健“肌体”,激活“细胞”。
《知之深爱之切》,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工作期间的重要著述成为各级党员干部的案头书、手边书;各市县党委书记当好三农工作“一线总指挥”,抓点带面,领头分包困难最多的村;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紧密联系群众;对后进村党组织和村干部,结合学习教育采取函询、约谈、通报、免职等追责措施……
石家庄把每个行政村划分成若干“党员500米服务圈”,组织农村党员成立全天候服务队。衡水市武邑县农林局92名党员干部每人对接5个村进行技术指导,并在每村带动4个科技示范户,每户又辐射10多个普通农户。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间的联系路径打通了,以前有困难,农户自己扛,如今则是干部和群众一起担。
制度的力量是惊人的。体制机制调顺了,思想根基筑牢了,河北三农工作新风拂面。各地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动性大幅提升,好思路、好办法不断涌现。
邢台临城位于太行东麓,土质中性偏碱,宜种植薄皮核桃。临城调整传统种植思路,为加工而种,发展核桃深加工产业。5角钱一个的核桃,被加工成1元钱一枚的风味核桃、5元钱一罐的核桃乳和10元钱一粒的核桃胶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盘活沉睡资产,激发内在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农村工作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在河北,得益于党员干部与农民的紧密联系,这项改革的进展“出人意料”的顺利。
承德市双滦区是国家级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地。去年以来,农村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在这里迅速展开。农民兜里的钱、脚下的地、头顶的屋全都折了股,用于产业发展的集体资产和财政资金也折成了农民的股份,变成了能带来“保底收益”和“年底分红”的资产。
如今,河北全省股份制经济组织达1.3万家,257万农户以股份形式联结在一起,收租金、赚薪金、分红金,变成了“三金农民”。
队伍塑造——
以典型人物引领带动,以实干精神养元补钙,为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虎狼之师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干农业农村工作,最难得的就是像蚯蚓一样“用心一也”。
河北农业系统用李保国精神为广大党员“养元补钙”。扎根太行山区35年,“把自己当成农民,把农民变为自己”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不忘初心、不改志向,终其一生致力于太行山区的经济和生态开发,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太行山上新愚公”。
头雁振翅,群雁齐飞。党员干部纷纷对标李保国,立足岗位做贡献。“戴党徽、亮身份”,始终做农民身边的合格党员;生活在农村的党员,在家门口挂起“我家有党员,乡亲向我看”的红色标牌;群众有困难,党员“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成为新常态。
在李保国的家乡衡水市武邑县,全国劳模、农林局副局长吕秀珑这段时间几乎天天带着党员干部呆在麦田里。“刮大风,麦子倒伏,农民心里急,我的手机都被打爆了。”农民指望她支招补救,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吕秀珑的手机在武邑县农民心中,就是一部有求必应的热线电话。她告诉记者,农民打来电话,问得最多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今年种啥能挣钱;另一个是庄稼遭了病虫害咋应对。“用心干,种啥都挣钱;不用心,种钱也不见得挣钱。”在吕秀珑看来,干工作和种庄稼都离不开一个“用心去干”。
抢抓机遇凭闯劲。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农业系统不等京津辐射,不靠守株待兔式的运气,不因所谓的客观困难而逡巡不前,更不会顾及个人一时得失而畏首畏尾,而是凭着一股子闯劲,把机遇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三祖文化、燕赵文化、京畿文化;山峦谷洞,河海湖泉;遗址遗迹,民俗演艺——河北广袤乡村里大有旅游资源。过去,或因交通不便,或因市场不大,这些资源没有转变成休闲农业产业。
涞水县南峪村四面翠山环绕,是个难得的清净地。2015年,一条环京津、穿河北的高速路从这里经过,将城里人带到了南峪村。
“村干部看到发展旅游的机遇来了,但是村里太穷了,看到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干了一辈子村党支部书记的段春亭不忍错过这个宝贵的机会,四处打听,争取支持。
中国扶贫基金会有一个项目十分适合南峪村,但立项数有限,需经过多轮竞争才能争取到。段春亭领着村“两委”班子扎扎实实地做准备,拿出北京申奥的劲头去争取,最终拿下了这个项目。
“您觉得争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记者问。
“关键是‘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段春亭告诉记者,在南峪村发展的这个阶段,他能率领村干部拼尽全力做成一件事,为南峪村的未来留下一笔财富,这个村支书就算没白干。
放眼长远,功成不必在我。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小康历史进程中,正是一位位像李保国、吕秀珑、段春亭一样的党员干部,让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梦想逐步照进现实。
学透系列讲话,坚定目标方向;学深党规党章,把准使命担当;边学边做,关键靠做,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敢于担当、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成长壮大——这是三农战线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河北收获的阶段性成果;
粮食量能稳中有增,农业结构渐趋协调,现代园区辐射全省,产业融合激发活力,美丽乡村串点成线,增收形势持续向好,三农“强美富”的新局面渐次展开——这是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之下,河北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两学一做”没有休止符,砥砺奋进永远在路上。久久为功,必有回响,一个强势崛起、走在前列的河北三农值得期待!
上一篇:农村土地改革之“郫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