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然
让书法艺术得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是书法教育的重要课题。作为中国的近邻,日本的书法教育给了我们很多研究这一话题的新视角和新思维。
在日本,学习书法的人数已接近中国,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的书法已经融入大众生活中,与“茶道”一样,成为一种流派和精神。
书到深处见文化,书到极致见修养。写字看起来是一种简单的个人书写行为,从本质上看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启迪一种精神。书法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练字本身,而是体现于对人们智能的开启,对精神世界的提升,对人生境界的塑造,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书法中的横平竖直、上覆下载、均匀布白等,无不体现了中国的儒家哲学、中庸之道、为人之道,所谓“不偏不倚”“文质彬彬”,都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非常有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古人有“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精神,也有“池水尽墨”“羲之吃墨”的学习精神。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都是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他们把书法作为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归宿。书圣王羲之有一卷《兰亭序》,颜真卿有一篇《祭侄稿》,欧阳询有一通《九成宫》,这些佳作都是经过历史检验、大浪淘沙后留下的文化精品。当代书法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写方法、书法技法、结字规律,更要厚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根基。
1962年6月12日,潘天寿出席文化部“全国美术教学会议”时指出:“目前老书法家寥寥无几,且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了。后继无人,前途堪忧,我建议在美术学院设置书法专业,包括金石、篆刻,以便迅速继承。”此建议受到文化部的重视,随即批准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增设并试办书法篆刻专业。这是中国书法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也为中国现代书法教育事业之奠基。由此算来,中国书法教育依然较为年轻。由于诸多原因,中国书法教育的生存语境和传统文化根基受到破坏,不少高校都将书法专业归在了艺术学科范畴,强调其视觉效果,对书法的定义和认识集中在一种美学的外在特征,而忽略了它赖以存在的文化属性。
坚持问题导向,中国的书法教育界也开始了对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反思和调整。在教育理念上,华师大艺术研究所书法中心提出一种观点——文化是书法的“钙”,书法需要“补钙”。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华师大艺术研究所要求学生要尽可能用毛笔记日记,让学生刻汉玉印、临摹,并把毕业汇报展取名“敬书”,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感。通过这些途径,修炼学生的内在素养,让他们在精神上达到新的高度,而这种高度正是通向未来,通向中国文化精髓的必由之门。
历史的明灯可以照亮现实的摸索。民国时期,我国有一本书法教材为《习字入门》,这一教材是个很薄的小册子,内容十分简洁,从姿势、器具、时间、精神、笔及指腕肘的应用等方面向学生传授着习字的多方面要求,在讲授技法中,润物无声地体现人文精神。在功利教育盛行的当下,这样的教材、这样的教育方式尤其值得借鉴。可喜的是,在书法教育改革的探索中,不少书法创作者已经形成了对这一方式的价值认同,他们不再通过写书法一味去追求轰动,追求炒作,追求艺术以外虚幻的浮云,而是坐下来认真读书,潜心写字,从古人的法帖中寻找灵感,在前人的行迹中寻找文化,在不断的历练中渐臻化境。
从某种意义上看,书法不仅要靠学,更要靠养,所谓学之、修之、养之、化之,要通过教育最终内化成学生精神血液里的一种价值内涵,化作他们血液里流淌的一种文化追求。这不仅是当代书法教育应当关注的价值本源,也是整个教育体系应当着墨的关键所在。
下一篇:专家研讨传统戏剧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