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静
近日,在大蒜之乡——山东省金乡县兴隆镇胡口村西的一片蒜田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20多人围着一辆轰鸣运作的机器,还不时发出喝彩声。这到底是在干什么呢?原来,是胡口村村民胡艳敏、胡艳民两兄弟正在试用自己发明的大蒜收割机。
胡艳敏兄弟俩都是地地道道的蒜乡农民,每年大蒜收获时,他们都累得腰酸背痛,甚至连路都不想走。挥汗如雨地辛苦一整天,每人最多才能挖半亩地蒜,而且满手都是血泡,疼痛难忍。有时为了抢收大蒜,还得花钱雇人,一亩地人工费1000元左右,这大大增加了成本。
由于深刻感受到了大蒜收获时的辛苦,胡艳敏从小就有发明一台大蒜收割机的想法。在外打工几年后,他学到了机械制造技术,把想法与精通机修技术的弟弟胡艳民交流后,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从2012年开始,兄弟俩着手研究设计,经过多年的苦心专研、无数次的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效果好、效率高的大蒜收获机。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有30余种大蒜收割机,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或多或少都存在易伤蒜、难掌控、土壤不易分离、不适合套种等缺陷。而胡艳敏兄弟发明的这台机器,是在了解了当地大蒜种植密度、套种作物密度等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制作而成的,实用性、操作性很强。在发动机的带动下,机器可一次性完成大蒜的挖掘、去土、切竿、传输和装袋等连续性收获过程,效率是人工的20倍。目前,胡艳敏兄弟的大蒜收割机已申请了发明专利,并在2016年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当天,金乡县知识产权局、县农机局、兴隆镇的相关领导现场观看了大蒜收割机演示。
兴隆镇党委书记李建中高度赞扬了胡艳敏兄弟俩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并表示兴隆镇党委、政府将在政策、资金、推广等方面给予胡艳敏兄弟大力支持,推动这项专利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全面推广普及大蒜生产机械化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一篇:小蜜蜂助力农业增“绿”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