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 钦
近日,在中国荔枝产业大会的荔枝擂台赛上,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地选送的19个荔枝产品,加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评审的39个品种,共58个品种角逐金、银、铜奖。1个金奖,4个铜奖,广西北流市龙安村村民苏兴松满载而归,其中他凭借着优质品种“白糖罂”摘得金奖。
品种结构调优调合理
龙安村荔枝种植面积有8000多亩,面积最多的是禾荔。“禾荔以前8块钱一斤,现在低的时候6毛钱一斤。”北流市水果局副局长刘向东说,鲜荔枝走俏,但是禾荔核大肉少,价格陡降。
苏兴松说,村里成立合作社统一管理,立足已有禾荔品种,通过高接换种引进了桂味、仙进奉等多个优良品种。这么一捯饬,还把果树矮化,把果树间隔调大,留足了光和热。苏兴松说,嫁接桂味等优质品种后,价格实现翻番。
站在龙安村的荔枝园,绿树红果很是醒目,果香怡人。记者发现近处的荔枝树有些特别:整个树像是被修剪过,只剩一个高枝还挂着成串的荔枝,截面上又发出来新枝。“这独杈留着是给整棵树抽水抽肥的,新枝是嫁接的新品种。”苏兴松说。
苏兴松介绍,目前,合作社近1/3的禾荔已经完成了嫁接,现在荔枝收入超过10万元的果农就有20多户。村里的荔枝平均收购价达每斤15元。他从树上摘下一个荔枝,剥开红皮试吃,晶莹的果肉里没有一点核。
“这是新品种——无核荔,收购价30块钱一斤。”刘向东介绍,去年,苏兴松家有一棵树的荔枝嫁接了优质品种“桂味”,一棵树的果子就卖了4000多元。“品种优势是首位,嫁接的是早熟或晚熟的优质品种,拉长了荔枝的上市时间。”刘向东说。
能人带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龙安村收购点,满地都是水、荔枝,农妇正忙着往泡沫箱里加冰,壮劳力在抬刚收来的荔枝过磅称重。一收购商在磅旁坐着记账。“这一过冰就装车运走。”收购老板说,他要在这收走几十万斤荔枝。“走批发,虽然利薄但是量大,这荔枝运到四川,进超市、生鲜店买卖。”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介绍:“产业发展要充分调动农户参与品种改良的积极性,其中典型人物、带头人的角色不可或缺。同时还要打通产业链,推动荔枝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实现产品价值。”
玉林市容县古林种植场农场主李中陆说,在他承包的1000多亩荔枝中,有近一半已经嫁接了优质品种。“今年我带来的嫁接荔枝——桂味荔枝,获得了金奖。”李中陆说。
北流市大同果业公司总经理钟耀雄带头改传统种植为有机种植,发展深加工项目。他给果树施鸡粪等有机肥,喷洒生物农药。到了水果采摘季节,收购前后都要检测。钟耀雄介绍,目前公司引进新技术,推出的荔枝酒已经收到不少订单。“这一小瓶酒有三斤鲜荔枝成分,属于健康养生产品。”
据了解,目前北流产的荔枝70%往外走,大部分北运荔枝仍以冰块储存保鲜,冷链运输成本还比较昂贵。“我国荔枝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胡建锋说,要着力推进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发展冷链体系和新鲜果品配送,加快培育一批热作名优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