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浙江文化援疆工作综述:“送文化”“种文化”兼容并蓄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中国农民网 阿克苏8月8日讯(通讯员 邓丽娟 甘居鹏)在东海之滨的浙江,美丽乡村的文化礼堂已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新地标。在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地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文化礼堂,不仅逐渐成为基层群众的精神家园,而且还助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了设施齐全的基层文化阵地,老百姓更加期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以来,两地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并结出了累累硕果。
 
  搭建文化舞台 丰富群众生活
 
  32岁的努尔买买提·阿迪力是拜城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家中有60亩地。非常喜欢唱歌的他,常常在种地时放声高歌,村民开玩笑说他“不太正常”。自从在“同心杯·阿克苏好声音”歌唱比赛中晋级之后,大家对他另眼相看。
 
  7月16日,拜城县赛里木镇文化大礼堂里正在开展活动,努尔买买提·阿迪力用维汉双语演唱了一首《英子》,让现场500多名观众为之欢呼鼓掌。
 
  “温州市援疆指挥部为我们建的文化大礼堂,很高大很漂亮,还配备了投影、音响等设备,可以放电影,还能唱卡拉OK。大礼堂是村里年轻人举办婚礼最好的场地,这里有厨房、厨具,可以做婚宴,比过去在饭店办婚礼省钱、热闹。”努尔买买提·阿迪力说。
 
  近3年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共安排援疆资金1.3亿元,建成了200多个农村文化礼堂,提前实现了“一乡一示范村”全覆盖目标,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中引起反响。在有条件的乡村,还探索建设集文化礼堂和村“两委”、卫生室、村淘超市等多功能综合体,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真正目的在于凝聚人心。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真善美不去占领,假恶丑必然会来侵袭。与以往基层阵地建设不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项目不是简单地搞建设、盖房子,而是包含了绿色网吧、文化科技长廊、农家书屋、村民大厨房等10项基础设施,几乎涵盖了村民日常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集思想教育、文化娱乐、道德教化、政治宣传、农技普及等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旨在最大程度发挥基层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把文化礼堂建设工程打造成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民族团结、情感沟通和文化认同的连心工程、民心工程。
 
  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博斯坦村文化礼堂是杭州市援建的文化礼堂之一。夜幕降临,村民们陆续来到文化礼堂参加活动,有的在绿色网吧上网,有的在健身广场锻炼,有的在图书室看书,最热闹的要属模特队彩排现场,20多名中青年妇女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伴着动感的音乐旋律款款走来,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优雅大方,观看的村民不断鼓掌喝彩。
 
  “现在来的人不多,冬天农闲时周边的村民都赶过来,礼堂里都挤不下。”担任模特队队长的热许古丽·吐尔迪说,过去没有场地,平时文体活动不多;现在有了文化礼堂,村民有了好去处。如今,村里还成立了篮球队、排球队和红歌队,各类活动丰富多彩。
 
  浙江省援疆不但建文化礼堂,而且还兴“礼堂文化”,以文化礼堂为平台,安排专项资金,举办了地区历史上首次集体育联赛、阿克苏好声音、双语和农民画交流为一体的“同心杯”群众文体系列活动,吸引了各族群众广泛参与。
 
  目前,遍布地区各县(市)、各乡(镇)的文化礼堂成为当地群众举办娱乐歌舞、婚丧嫁娶、政策宣讲、科技普及的重要场所,丰富了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倡导了现代生活方式。此外,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还协调浙江省广电局提供500集优秀浙产电视剧,并投入100万元译制经费将其译成维吾尔语,免费提供给各乡(镇)及一师阿拉尔市团场文化礼堂播放。
 
  文化礼堂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文体活动功能,成为群众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红色细胞”,既凝聚农民的精气神,又重塑起崭新的乡村文化形态。
 
  文化走亲互动 促进交流交融
 
  拜城县布隆乡58岁的农民画家木萨·玉素甫生平第一次走出新疆,源于一次参加浙阿两地农民画交流的机缘。2016年,他和地区17位农民画家代表一起,参加了由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主办的浙阿两地农民画研讨会及图书捐赠活动。这并非他第一次和浙江画家交流,早在2015年6月,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就在浙阿两地举办了“同心共绘中国梦”文化交流活动,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和舟山、嘉兴等地的8位农民画专家前来地区开展了画作联展、业务辅导和采风交流等活动。
 
  10月,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还组织了18位阿克苏农民画画家赴浙江杭州、衢州、舟山等地开展了“农民画走亲”活动。木萨·玉素甫每场活动都不落下,靠着十几年来农闲时创作的100多幅画作,结交了很多浙江的大腕画家朋友。
 
  “和内地的画家一起交流,我收获很多。”木萨·玉素甫说,内地画家在农民画技法上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开展,让本地画家的创作水平得到提升。
 
  2016年,衢州文化走亲团为乌什县依麻木镇库尔干村百姓带去的一场主题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文化大餐,独唱《我从钱江源头来》把人们带进了浙江衢州秀美的山水之乡,清脆的笛子独奏《水乡船歌》把人们带入欢快优美的诗画意境,长绸舞《天女散花》、婺剧《西游记之火焰山》等至今仍似余音绕梁,让当地百姓念念不忘。
 
  65岁的村民艾合买提·库尔班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在家门口看到内地的节目,虽然没有去过浙江,也听不懂汉语,但是他能从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衢州之美。“那里肯定是个特别漂亮的地方,真希望有机会能去那里看一看。”
 
  浙江省援疆以来,以浙阿文化交流、文化走亲等活动为载体,精心谋划和组织实施“固本强基、牵手融情、同心聚力、育才培英”等文化援疆“春雨工程”,先后实施文化援疆项目200多个,援助资金3亿多元,有力地助推了包括阿克苏农民画在内的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深入实施“牵手融情、育才培英”等文化交流工程,组织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书画艺术家赴浙江学习培训,开展浙阿两地书画名家、摄影家采风交流、农民画家“同心共绘中国梦”文化交流、浙江书法博士团“蒲公英计划”阿克苏专区等文化交流10余场次,参与人数400人。支持中国美术学院等单位举办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组织实施“大美新疆·绚丽阿克苏”摄影大展活动,邀请8位浙江籍中国摄协会员赴阿克苏实地采访,遴选120幅摄影作品,在杭州、乌鲁木齐、北京等地展出,助推阿克苏地区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组织“阿克苏好声音”获奖选手参加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快乐大歌神》的节目录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文化援疆暖的是民族团结的和谐心,暖的是再创辉煌的传承心,暖的是热爱人民的创作心。通过浙阿两地画家面对面的交流和心与心沟通,两地增进了文化认同、情感交流和民族团结。
 
  厚植文化沃土 凝聚磅礴力量
 
  今年4月23日,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阿克苏校区举办了“图书漂流”活动,青年教师和学生们挑选喜爱的书,并在留言墙上写下读书感言。一个上午的时间,留言墙上挂满了小卡片。
 
  援疆教师、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专业副教授陈小蕴向记者介绍,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4所高校共向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阿克苏校区捐赠近万册图书。为了保证图书质量,师生们还利用休息时间对图书做了进一步筛选、整理和打包。此次捐赠的图书,为学院增加了馆藏数量,将对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阿克苏校区教学科研有很大帮助。
 
  5月30日,阿克苏国学基地姑墨书院正式开院。步入姑墨书院,一尊由浙江省援赠的“孔子雕像”屹立在代表西域36国的龙柱正中。当天,浙江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雁君为浙江省书协主席鲍贤伦所题秦隶“姑墨书院”书法碑刻揭幕。
 
  此行,浙江省文联积极参与姑墨书院的内容建设,组织了12位书法名家专门为书院题写院名和书写对联;又专门组织11位书画名家参加开院仪式并举行笔会活动,拉开了浙江省文联新一轮文化援疆的序幕。
 
  在姑墨亭城楼,由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田宇原题写的“养浩然正气育姑墨英才于斯为乐,会天下良师传君子明德唯道是尊”楹联高挂中堂。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赵雁君、沈浩、斯舜威,主席团成员王义骅、何涤非、黄建新以及王自力、赵军、陈峰、黄寿耀等书法名家捐赠的作品在姑墨亭一楼展厅展出。在此举行的浙阿艺术交流活动现场,来自浙江省书协的朱长根、戴振国、陈洪大、俞者新、刘波亮和浙江省美协、浙江画院的余昌梅、罗小珊、田舍郎、胡进曦、王葱葱等人挥毫泼墨,为“姑墨传道”再添诗情画意。
 
  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如何解决送文化“人走茶凉”“水过地皮湿”的现实问题?如何让地区各族群众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享受到文化的实惠、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为了促进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近年来,浙江省文化援疆工作积极思考和探索,实现了由传统的“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为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