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村工作队:我们的第一书记拜合提牙尔·吾拉木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中国农民网 拜城8月9日讯(通讯员 赵凡立)“访惠聚工作重要的不是给钱给物给项目,最重要的是要用心用情联系群众,大事惠民生,小事聚民心。我们要积攒力量办成大事,凝聚真情办好小事,才能最大限度的凝聚民心”。拜合提牙尔·吾拉木队长对工作队员这样要求。
 
  托喀其买里村村民反映,二小队和三小队门前有一道水渠,水渠一侧无任何警示牌,也无防护网,经常有家畜家禽被淹死,去年一名五岁的孩子溺水而亡。拜合提牙尔队长决定由工作队出资购买并安装防护网,并在买回的第一时间安装完毕。当看到孩子们在水渠旁无忧玩耍时,他紧皱几天的眉头才逐渐舒展开来。
 
  二小队的依不拉音木·艾沙的女儿快出嫁了,可因为彩礼的事情两家意见不合,取消了婚礼。恰巧新郎所在村的工作队也听说这个消息,特意约队长一起调解。他先是站在娘家人立场上发话“女儿养大不容易,在农村都是有彩礼的,想想两个孩子那么相爱,大人不要拆散了好姻缘”,又替婆家人圆场“娘家人也不要太苛求了,我们的儿子也是从娘胎出生后,一羹一饭养大的,又不是工厂流水线造出来的哦 !”,幽默的语言一下子化干戈为玉帛,最后两家握手言和,婚礼如期举行,在婚礼上,作为贵客的拜合提牙尔队长送上工作队的礼金,真诚祝愿二位新人永结同心百年好合。
 
  一道防护栏,阻止了悲剧的再次发生,是救人性命的大事;一句风趣话,让美好姻缘的如期举行,是温暖人心的小情,拜合提牙尔队长就在这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小情中和村民心心相映,情谊浓浓。
 
 
  亦庄亦谐,点滴真情用心写
 
  翻开队长的民情日记,有对工作思路的系统思考,有对百姓生活的彻底融入,有对群众诉求的回应;有欢乐的笑声,也深情的泪水;有辛劳的汗水,也有幸福的感动。
 
  村里的老党员、原小队长托尼亚孜家境拮据,被诊断患有冠心病和肺心病,拜城县医院诊断要尽快住院治疗,他生性倔强,从不诉说自己的困难,老人的儿子找到工作队试探性的提及,队长严肃而又动情的说,少数民族老党员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们在职时为基层组织做了很多实事好事,退休后还能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样的老党员遇到困难,我们更应该鼎力相助,并表示自己先拿出2000元帮助老人度过难关,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自掏腰包,总共拿出3000元作为老人的医疗救济金。7月,老人不幸病逝,拜合提牙尔队长带领队员们参加了老人的葬礼。在他的民情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虽然吐尼亚孜老人去世了,可在他下葬的那一刻,我们的汉族队员参加了葬礼,工作队也送上了挽金,这都是党对他的关怀,希望老人的灵魂能感受到这种关怀,在另一个世界里安息”。
 
  托喀其买里村常年居住一家四川来疆的汉族居民,他们的安全也始终记挂在拜队长的心头,第一次走访就用四川话和女主人打着招呼“大姐,你家老汉做啥子去了”,浓郁的川音一出口,拉近了和女主人的距离。在查看房前屋后的安全措施,询问生活近况后,发现了圈舍门不结实的安全隐患,临别时,又会用说四川话叮嘱“一定别忘了把门弄巴适(结实)了”女主人看着这位说正宗四川话的维吾尔族领导,不解的拉着队员的手:“这个领导是到底是啥子人呢,咋啷个四川话说的这么好呀”!队长常常说,走访时除了必要的“八必问八必讲”外,可以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聊聊生活,抱抱孩子,坐坐炕头,这些接地气的动作会帮助我们走进村民的心坎里。
 
 
  书画诗酒,住在心里更长久
 
  驻村前,拜合提牙尔队长对我们“夸下海口”:我的U盘里有很多经典电影,到周末了,我们也看看电影放松下;我带一箱子书,谁想看随便拿;我做大菜特别棒,这一年谁不会就和我学。可驻村后才知道,白加黑、5+2的工作方式根本停不下来,带来的U盘早已格式化,电影一个不剩,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文件照片工作视频;当初给我们推荐的可以了解各民族背景的《另一半中国史》、《伊斯兰教史》被遗忘在行囊的角落从未打开,可民情日记已记了快满满两本;忙里偷闲下厨露个拿手的红烧鱼,才吃两口,接到会议通知马上放下饭碗奔赴会场……
 
  清代诗人张灿曾写“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写出附庸风雅的文人面对世俗生活的钝化与无奈,而我们的队长在农村广袤的天地里,却用一颗为民爱民的心写出长久的精彩:一个个熟稔在心脱口而出的村情民情;一次次发自肺腑感情充沛的感恩宣讲;一桩桩助力生产脱困惠民的实事好事,是他在驻村中践行为民亲民爱民情怀的真实写照。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