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新疆和硕县严把“四关”做好发展农村党员工作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中国农民网 和硕8月16日讯(通讯员 周亚龙)在壮大农牧民党员队伍中,新疆和硕县严把“四关”,以加强农牧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优秀农村党员,促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严把发展党员“计划关”。和硕县各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严格制定发展党员计划,根据去年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和党员发展对象人数,全面实行发展农牧民中青年党员“20103”、“467”工作机制,制定本年度党员发展计划,确保党员发展的连续性。村党支部着重发展农牧民党员、少数民族党员、女党员和中青年党员,把村级后备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毕业青年、复原退伍军人等作为党员发展对象的重点,进一步改善农村党员的素质结构、文化机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打牢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严把发展党员“培养关”。做好农牧民党员教育培养,一是搭建“1+1”“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工程,通过与结亲户经常沟通交流思想,在结对亲戚中发展党员,动员其提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实施“1+1”、“N+1”结对工程,即县级领导、乡镇领导、“访惠聚”工作队成员、村组队(社区)干部(第一书记)“四位一体”联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帮带制度,通过深入细致地向群众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非党村干部、种养殖大户、退伍军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优秀青年、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使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早日加入党组织,不断提升新党员的素质和质量,为发展农牧民党员建起永不干涸的“蓄水池”。三是利用“农村文化大巴扎”和“8+X”主题党日“1+1”文化工程,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切实把优秀青年吸引到党组织周围。通过三个“1+1”工程,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台账,每季度对农牧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作一次综合分析,实行动态管理,采取集中培训、理论宣讲、跟踪帮带,吸收党员发展对象特别是“80、90后”年轻人的培养,提高他们对党组织的思想认识,增强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严把发展党员“推荐关”。实行乡镇党委领导、村第一书记负责、党支部书记和工作队队长连带责任制,加强经常性教育和跟踪管理,做好传、帮、带工作。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坚持选育并举,用管结合,对重点培养的年轻党员进行加压锻炼,从维护稳定、服务群众、重视民生等方面来引导,以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目标来要求,从中推荐培养。
 
  严把发展党员“政审关”。做好发展党员审核筛查,实行发展党员“四审”制度,即:党支部政审,基层党支部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通过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召开知情人士座谈会和函调等多种办法,全面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党委面审,各党委在认真审查基层支部上报的年度发展对象人选档案材料的基础上,指派专人组成考察组,对发展对象人选逐一进行考察,认真听取发展对象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党员及群众的意见,逐一形成考察评价材料,明确考察意见;党委会审,乡镇单位要在研究发展规划、审批党员等工作中从严把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会审,共同承担责任;组织部预审,乡镇党委在审批发展新党员时,必须将其全套入党材料报县委组织部审查。按照民主公开的原则,建立发展党员的两次两级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两次”,即在接收为预备党员前和预备党员转正前,分别予以公示;“两级”,即在所在党支部和乡党委公示栏内同时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20天。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