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万玛加
本报讯(记者 万玛加)为展示青海传统村落的现存状态、保护情况及绿色可持续发展前景,青海省从8月20日起在西宁举办中国传统村落(青海)图片展。截至目前,青海共有79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在此次展览中,79个村落被分为7个板块,上万幅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中精选的图片呈现在观众面前,内容包括青海传统村落濒危情况,河湟流域、隆务河流域、玛柯河流域、澜沧江流域、通天河流域游牧村落等。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地理地貌多样、民族文化多元、高原气候独特。长期生活在此的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以及撒拉族等民族,造就了多元文化特色突出、地域特点鲜明、民居类型和结构形式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与独特的传统村落类型。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处处长杨政敏介绍,自2012年以来,青海共对具有传统村落特质的340个行政村和46个自然村开展调查摸排,并建立档案。经组织专家筛选,分四批对其中的290个村庄向住建部进行申报,并得到2.37亿元人民币的中央专项资金支持。
青海省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索南多杰说,每一个传统村落都体现着当地的建筑艺术、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具有审美和研究价值,可以说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青海省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传统村落风貌的保护和传承,许多濒危传统村落得到抢救。”杨政敏表示,下一步青海将加快制定《青海省传统村落保护指导意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建立省级保护名录,将不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但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村落纳入保护范围,使更多传统村落得到保护。
上一篇:珠算回归,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传承
下一篇:临淄西刘村:孝老村规“领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