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见习记者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闫丽静
本报邢台8月28日电(记者 耿建扩 见习记者 陈元秋 通讯员 闫丽静)“今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带女朋友来爱情山过节,感觉特别有意义。”8月28日,第十二届河北省七夕情侣节在邢台市天河山开幕。晋冀鲁豫的不少情侣都到天河山过“七夕”。
天河山于2005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中国爱情山”,2006年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七夕”文化研究基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七夕文化之乡”。经多位专家考证,这里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原生地。
活动现场举行了北方婚俗展演。迎亲队伍由几十人组成,唢呐班在前,敲锣的、打鼓的、红娘随后,一起簇拥着花轿去接亲。接到男方家,新娘下轿,跳火盆、过马鞍,寓意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平平安安,也预示夫妻双方克服万难共建和谐家园。
第十二届河北省七夕情侣节活动还包括“寻找当代织女星”典型评选颁奖、“七夕文化的现代价值与传承”高层论坛、婚爱主题创作、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创意大赛、汉服文化周等活动。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邢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薄国纯介绍,邢台深厚的历史孕育了独特的地方文化,“七夕”民俗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届七夕情侣节期间,该市都开展丰富多彩、便于群众参与的系列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节日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传达独属于这一日子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到现场参加河北省七夕情侣节开幕式的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安德明认为,系列活动的举办弘扬了优秀的传统婚爱理念,倡导爱情忠贞、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新风尚,是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
上一篇:让文化“动”起来
下一篇:江苏各地过“七夕” 满满文化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