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建设还需做大做强
来源: | 作者:admin

作者:陶成君|来源:海东时报
 近年来,随着农业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者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多措并举的品牌化工作强力推进,海东农业品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海东市紧跟国家战略和时代步伐,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发展农业现代化不动摇,突出“生态、绿色、有机、富硒”的发展定位,一大批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走向全国,在全省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海东市农产品注册商标虽然多,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却很少,除了少部分知名品牌外,多数品牌影响力还仅停留在局部地域。农业品牌建设还需要做大做强。

  建农业品牌要“放长线”。一个品牌的诞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品牌的诞生充满着艰辛和智慧,更需要勤勉经营和创新实践。当前有些经营主体注册商标、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但在人才、团队、管理、研发、设计、工艺、材料、原产地选择、功能、标准、质量、后续服务等方面“不求甚解”。品牌华而不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品牌怎会持续?因此,只有“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成功的农产品品牌化示例对于海东农业品牌化而言,是行之有效的尝试和探索。海东有着品类繁多的特色农产品,富硒大蒜、循化线辣椒、互助油菜、马铃薯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享誉省内外,但对于探索品牌化这条路子,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做大做强做好对于群众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海东市通过积极搭建对外合作交流发展的新平台,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缔结友好城市,并在该国举办了经贸合作暨特色产品展销会,成功举办了亚欧国家丝路论坛、秦商大会和青海首届高原特色农产品展交会,并将举办青海海东(巴基斯坦)经贸合作暨高原特色商品展示会。市场是最好的先导,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最有效的动力,建设农业品牌同样需要通过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相信这些展会的成功举办,会使海东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与世界的交流也更加密切,海东的农业品牌化效应将会急剧凸显。未来,海东应在改良生产工艺、优化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发展精深加工、拓展价值链、持续释放潜在品牌创建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建立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强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等环节监管。总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避免同质化,才能脱颖而出。

  品牌象征着品质、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成熟度,没有品牌的农业不能算是现代农业。以强农、富民为核心,以多样化的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海东的影响力和经济辐射能力,打造更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金字招牌”,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扎实推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