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兵团第八师一五〇团大学生羊倌陈磊的创业之路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中国农民网 石河子9月18日讯(通讯员 李倩)陈磊,1987年出生,中等身材,皮肤稍黑。2011年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立即找工作,而是通过一年多的外出考察学习,最终选择回家发展湖羊养殖业。
 
  创业初期,身边很多人对于陈磊的这一举动很不理解,甚至是看不起,一个大学生毕业不好好找工作回家养羊,能有什么前途,白眼经常会有,开始当经营规模所带来的利润仅仅只能维持家里的开销时,对于创业的压力和生活所迫,常常使自己苦不堪言,压力实在太大时只能自己找个没人的地方悄悄的哭一场,哭完了檫干眼泪,继续坦然面对,凭着这份坚定的创业信念,他边干边学,遇到困难不悲观失望,更不气馁退缩,积极进取,分析研究,努力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一点点积累,一点点进步。
 
  其实,在陈磊看来,选择农业创业并不是冲动之举,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它是所有产业的根基,不会被时代和市场所淘汰,加之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国家对农业各项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使农业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自家从事湖羊养殖已经有十余年,虽然规模不大,但对此行业有一定的认识,再加上一年多的专业学习考察,从创业的角度看更有成功的把握。而且,在农区发展食草性动物养殖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为一名团场子女,将自己所学回报给团场是陈磊的心愿。“创业路上多艰辛”,虽然在大学期间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别人创业故事时大家都在说这句话,而且自己在决定创业之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当自己真正开始创业的时候才真正亲身体会到了这句话的艰辛之处。
 
  创业之初,他也遇到了很多创业者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资金。通过家里多年的湖羊养殖经验,在处于农区的团场,最可行的方式便是舍饲育肥,想要壮大发展养殖规模,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去经营,然而,由于家里没有承包土地,养殖规模又很小,从银行贷款根本无法实行,没有资金发展遥遥无期,面对困难我努力想办法,极力说服父母将他们多年来积攒下来给自己结婚买房的钱拿出来又四处向亲戚借钱,最终筹够20万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为了尽可能扩大养殖数量,不断想办法节约养殖成本,少花钱买草料,和身边人联系,将别人地里的花生秧、番茄秧、玉米杆翻晒、晾干,一车车拉回家加工、粉碎、储备,秋天为了尽可能多的储备农作物秸秆,来不及清理秸秆上缠绕的地膜,就先垛起来冬天再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精心管理,节本增效,科学喂养,陈磊养的羊长膘快,而且从未出现过病死情况。2014年12月,他将第一批200多只羊卖到乌鲁木齐、昌吉等地,收获了第一桶金,纯利10万余元。如今,在周围人眼中,陈磊的养殖场无疑是个“聚宝盆”,他们对这个团场创业的大学生竖起了大拇指。
 
  尝到甜头的陈磊干劲十足,决定扩大养殖规模。陈磊借力师市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功能转型的扶持资金等优惠政策,一口气贷款30万元,扩大了养殖场规模,走上了规模经营的路子。如今,养殖场已经从当初一个两间羊棚的小羊圈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占地面积达10余亩,年育肥羊1500多只的标准化养殖基地。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陈磊通过养羊敲开了致富之门,但他觉得作为团场的大学生,就该带领广大村民一起致富。“我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养羊这一产业,我将毫不保留地传授技术,帮助他们打破销售难的困境。”于是他成立了驼铃宝顺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一方面以农户出资入股的方式鼓励股东入股,年底参与分红;另一方面将资金合理配置,充分整合利用资源,统一进行养殖、销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规划,避免盲目发展,增加了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合作社的成立和养殖场的投入运行,使得该团和附近团场湖羊养殖户不再为羊难卖而担心,很多时候养殖户只需打个电话就能坐在家里把羊卖出个好价钱。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发展,着眼未来,陈磊对本地湖羊养殖有了更加明确深入的了解,面对当前形势,在未来几年里他给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向年育肥本地湖羊3000只方向努力;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提高养殖科学技术,在不断提高本地湖羊品质的同时减少饲养成本,扩大养殖效益;深化完善养殖方式,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改变传统养殖观念,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养殖;进一步健全合作社机制体制,完善改进经营方式,以良好的运行制度确保合作社健康稳速发展。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