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全力做大做强“山西小米”品牌、打造“山西优质杂粮”名片的背景下,山西省众多小杂粮企业纷纷抢抓政策机遇,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高品质和差异化品牌优势。9月18日,第五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山西省第一个荣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的“沁州牌”沁州黄小米举办主题推介活动,为品牌升级、守护名米品质添柴加薪。
山西小米颗粒饱满、米色金黄、香甜浓郁,其中“沁州黄”名列我国“四大小米”之首。沁州牌沁州黄小米,产于太行山与太岳山之间的世界谷物黄金产业带——沁县。土地肥沃、空气清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有400多年历史的沁州黄小米。
多十年来,沁州黄集团坚持搞科研,建基地,塑品牌,成功选育了84012、84017和“沁黄2号”等谷子优良品种,并在沁县大面积推广种植。以基地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基地发展模式,实行“公司+基地+种植大户+合作社+农户”的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努力使“沁州牌”沁州黄成为全国驰名品牌,成为了山西省对外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沁州黄小米集团也随之成为全国小米行业的领军企业,基地面积发展到6万余亩,带动23000多农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沁州黄产业成为沁县乃至带动周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沁州牌沁州黄小米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优质产品”。
近年来,山西省通过政府规划引导、企业主体主导、名优中心辅导的品牌建设模式,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运作方式培育了一批包括沁州黄旅游集团在内的、具有发展前景的知名杂粮、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但沁州黄集团遭遇到了一系列困境,特别是2011年沁州黄被判定为通用名称之后,不仅山西沁县当地出现了十几个生产沁州黄小米的小厂家,而且在太原、交城、天津、大连、河南等地也出现了多个生产沁州黄小米的厂家,一些不良厂家没有基地、也不搞科研,产品也只是一味的模仿,导致市场上沁州黄小米鱼目混杂、真假难辨,严重损害并侵犯了沁州黄小米集团的合法权益。
今年4月,山西省农业厅出台的《山西功能农产品品牌建设活动方案》提出:从今年开始,山西将连续5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功能农产品品牌建设活动”,每年推出20个功能农产品品牌,到2021年,力争实现培育100个功能农产品品牌。山西也已开始全力推动“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工作。“在全省品牌农业迎来新一轮政策机遇的大背景下,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进一步打造企业品牌影响力的发展氛围越来越浓厚。沁州黄集团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号召力和重要价值。我们将不断挖掘自身品牌新优势。”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耀武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据了解,为保护“沁州”商标,重塑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在目前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易于辨识真伪优劣,沁州黄集团专门聘请品牌专家进行品牌咨询,重新设计包装,凸显“沁州”品牌,增加法人头像,力图用企业三十年只种地道沁州黄的诚信和石耀武近三十年守护“沁州黄”的初心为“沁州”品牌和产品担保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