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玉
阖家欢聚,吃月饼、赏月圆,是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而作为与传统习俗相伴的一批民间技艺,如制作传统手工月饼,也寄托着国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家庭观念。随着现代社会食品加工水平的提升,手工月饼被机械化流水线的生产所取代,手工工艺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山西孝义市兑镇镇前岭村,至今还保留着用木质月饼印模手工制作月饼的农户和手工月饼作坊。传统技艺不仅没有湮没在流水线中,反而走出小山村,有了更大的市场,不仅解了人们的乡愁,也带富了当地村民。
刀刀雕刻,成就月饼模具传承人
60多岁的村民原提明是前岭村为数不多留下来的月饼模具手艺人,如今,他也成了这门工艺的传承和保护人。
“每逢中秋,村里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月饼,打小就看着家里人做磨具、打月饼。”原提明说,十九岁时,他就跟着家里人学起了制作月饼模具,为的是能吃上小时候的味道,也为了自己的这个爱好。“雕刻一个月饼模具要经过选料、分块、画模、凿坑、雕刻、打花、出边、打磨近十道工序,花掉两三天时间。”
在制作模具的案头旁边,放着上百把大大小小、颜色陈旧的刻刀,有圆口、正口、反口,还有斜凿、扁凿。“选料是关键,这决定了模具能否经得住雕刻。一般选用梨木,纹理纤细,便于雕琢。”老原一边说,一边娴熟地拿起了刻刀进行演示。第一刀直着下去,第二刀要斜着下去,然后把木屑倒出,稍有不慎,整块木头就作废。
一个模具的成型,最终还要经过比对查验打出的月饼上的花纹图案。“人物和字是最难刻的,不仅要刻上去,还要传神,对功力要求很高。”原提明说,没有捷径,只好一刀刀的试。所以除了老茧,他的手上最多的就是刻刀留下的疤痕。
与刻刀、木头相伴了40多年,如今原提明的炕头上堆满了上千个模具,牡丹花、十二生肖、八仙过海等各种类型精细传神。这项传统手艺不仅成为了他的爱好,还让村民品尝到了熟悉的家乡味,他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月饼模具雕刻大师。如今,孝义传统手工制作月饼模具已被列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传承和保护。
对接互联网,传统手艺有了新市场
随着手艺日臻纯熟,原提明有了名气,村里的手艺人也多了起来。“可是村里的需求很有限,赶上工厂流水线的批量生产,打制手工月饼的生计也成了问题。”老原说,看着做月饼模具的亲戚乡里纷纷改行,一段时间后,他也无奈地放下了刻刀。偶尔拾起来练练手,也不过是解解闷儿。
2013年,老原重操旧业,重新做起了月饼模具。一个接一个,忙得不亦乐乎。原来,这一年,刚刚创办“大学生村官山货店”的村官贺正辉找到了他,希望一起合作,通过电商平台把村民手工产品和农产品卖出大山。
就这样,贺正辉在网络上寻找市场、签订订单,原提明根据订单要求做出模具,“订单合作机制”正式形成。2013年,贺正辉带着原提明走出大山闯市场,把月饼模具卖到了其它省市,甚至接到了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的订单。这也让原提明的收入增收增加了不少,2014年,他做模具的收入达到5.5万元。老原说:“这辈子知足了,我没有去过的地方,这些模具都替我去了!”
订单多了,对月饼印模的要求也多了。原提明在制作手艺上越加精雕细琢,在模具的花样类型上推陈出新。这也更坚定了他传承这门手艺的信心,“接下来要收几个徒弟,把手艺传下去。”
“传统手艺有了新市场,说明它不只是文化遗产,更寄托了人们对中秋习俗不变的怀念。互联网提供了分享传统手艺的可能,让情怀得以延续。”贺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