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挖掘非遗潜在旅游价值 让非遗活起来
来源: | 作者:中国网

  中国网10月19日讯 据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消息,内蒙古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而厚重,它蕴含着草原各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是优秀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载体。王昭君传说、蒙古族那达慕、科尔沁叙事民歌、安代舞、传统戏曲二人台、鄂温克鹿棋、纸偶哈尼卡、蒙古族马具……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美好记忆”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如今已经成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统计,内蒙古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8个,自治区级项目342个,盟市级项目1190多个。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2名,自治区级传承人564名,盟市级传承人2104名,旗县级传承人3732名。近年来,内蒙古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旅游价值,让“美好记忆”重回公众视野。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蒙古自治区旅发委为发扬传承非遗文化、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了解内蒙古、爱上内蒙古,已连续举办了二十七届内蒙古草原旅游那达慕大会,马头琴演奏、蒙古民族安代舞、蒙古族服装服饰展演和神秘的祭火仪式等活动组成的开幕式,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并逐渐成为内蒙古经典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在内蒙古自治区旅发委的带动下,各盟市旗县积极组织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通辽市按最美从阿元穿越季、科尔沁户外运动季、马背激情体验季,整合非遗文化、历史民俗文化等策划实施了哲里木赛马节、婚礼节、自驾车旅游那达慕等40余项旅游节庆活动。赤峰市依托蒙古族文化、游牧文化、红山文化等举办了世界游牧遗产论坛、草原丝路论坛、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红山文化国际旅游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在内蒙古,让“非遗”走进游客的方式还有很多。在通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孝庄枕已经成为最走俏的旅游商品。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集非遗技艺传承,非遗文化品牌宣传和非遗产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已经成为游客必去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有1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大学生,有蒙古族传统服饰、皮艺、柳编、沙画等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项目。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