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研发成功旱作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近日,以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为主导、经过多家单位连续6年联合攻关与集成示范,在陇东旱塬成功研发的“旱作玉米绿色增效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受到了许多专家和种植大户的一致好评。该技术使旱作地膜玉米由稀植向密植、由分次施肥向一次施肥、由手工劳动向机械替代转变,摆脱了人工“点种子”“掰棒子”“剥皮子”“脱粒子”“捡残膜”的生产方式,实现了膜上穴播、收穗和收粒、地膜捡拾和替代、秸秆还田等环节的农艺农机融合及机械配套。

  据甘肃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研究员樊廷录介绍,该技术突破了旱作地膜玉米绿色增产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五个关键环节:一是应用耐密植、适宜机收的品种,亩增加1000株可增产12%;二是应用双幅旋耕灭茬起垄施肥覆膜播种一体机,解决了覆膜、播种、施肥三大环节脱节问题;三是化肥减量增效,用控释氮肥代替尿素,播前一次基施,整个生育期不再追肥,较尿素氮用量减少30%;四是推进机械摘穗和籽粒直收技术的应用,可分别比人工收获每亩降低成本约150元、300元;五是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玉米收获后可将秸秆与降解膜耕翻到土壤中,起到培肥地力和控制残膜污染的双重作用。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少昆认为,这项综合技术集成了最新研究成果,如果大面积推广开来的话,旱作区农民收获玉米就会变得像收获小麦一样简单,不但省工省力,而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李尚中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