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桐梓发展方竹产业——
舌尖美食成富民产业
本报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张体旁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方竹资源丰富,竹林遍及全县19个乡(镇、街道)66个行政村,全县资源总量43万亩。其中,原生方竹林面积达20万亩(连片千亩以上的方竹林有16.8万亩),人工营造方竹林23万亩。
又到采笋季,桐梓县产笋区异常热闹,方竹林间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林间小道上不时有笋农背着装满鲜笋的背篓来回穿梭,笋农们或将采摘的鲜笋就地加工成笋干,或就近卖给蜂拥而来的收购商。
“去年我家采的鲜笋卖2.5元1斤,今年的价格是3元1斤,收入增加了1万多元。”10月18日,楚米镇高山村7组的杨志强告诉记者。如今,靠采摘方竹笋富裕起来的笋农越来越多,仅今年桐梓全县产笋量就达3万吨,实现竹产业产值4亿元,竹农人均收入2000元。
桐梓县方竹笋产品丰富,种类齐全,不仅有毛壳笋、清水笋,也有盐干笋、自然晒干笋、电炉烘干笋等产品,还有原料笋、泡椒笋等即食类笋产品。悬挂渝字牌照的大货车长年在桐梓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运载泡椒笋片,这些笋片将拉到重庆渝北区,然后通过批发商发送到各大超市。
2004年,桐梓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方竹笋之乡”,2014年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桐梓方竹笋”地理标志产品,2015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县”。
如何把丰富的方竹资源转化为富民产业,一直是桐梓各级干部苦苦思索的问题。
近年来,桐梓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方竹作为农业重要支柱产业来抓,明确了“以方竹低产林改造为主,改植并举”的经营措施和“以方竹为主,多竹种相结合”的发展方向。通过大力开展人工造竹、改造方竹低质低效林,极大地提高方竹质量和方竹笋产量,方竹平均亩产量由改造前的40公斤提高到230公斤,最高可达400至500公斤,鲜笋价格由每斤0.5元提高到2元至4元。
桐梓县坚持将方竹产业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每年每亩100元的标准投入实施低产林改造,完成低产林改造15万亩。为加大竹林建造力度,除将新造林纳入退耕还林政策外,县财政还按300元/亩进行补助,2015年至2016年,全县新造方竹林20万亩,2017年计划新造竹林15万亩。
为做大做强方竹产业,特别是突破加工、储藏等技术瓶颈,桐梓县将方竹项目列入县招商重点项目库。目前,已引进天域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全县范围内新增建设方竹产业基地55万亩,投资规模8亿元以上,分三期建设完成;引进遵义市交旅投集团公司,建设加工生产300万公斤保鲜竹笋项目。同时,县内企业也在进行技改,将纳入全县食品园区统一规划建设。
上一篇:猕猴桃种植助农户脱贫增收
下一篇:多举措提升村集体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