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必然选择
来源: | 作者:经济日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再加上多种因素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等。可以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也是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的总病根。这些问题不仅制约农业农村发展,也制约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通过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切实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拉长“四化同步”发展中农业这条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技术条件。适应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宜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上来,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各个方面,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生态宜居,就是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尽快改变许多地方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乡风文明,就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打造农民的精神家园。治理有效,就是要通过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势头,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在增加农业支持总量的同时,着力优化支持结构,提高支农政策的效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出版,本报有删节)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