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旅游扶贫“串珠成链” 土家吊脚楼里的“扶贫新样本”
来源: | 作者:中国青年报

  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腹地的张家界永定区,拥有湘西第一神山——天门山,仅2017年就吸引游客40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0.06亿元。然而,这里也是武陵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县、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仍有68个贫困村、3.3万贫困人口守着“金山”过着穷日子。

  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景观享誉中外的永定区,近年来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拓展全域旅游新路径,让贫困群众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3万贫困人口因此脱贫。

  永定区王家坪镇地处桃花源、天门山、沅陵凤凰山三大景区接合部。这里民俗文化独特,土家哭嫁歌、放排歌、打夯歌特色鲜明,草龙灯、存笼舞、扬叉舞薪火相传,是历史悠久的“九都文化之乡”。镇里的石堰坪村是我国目前土家族文化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态吊脚楼古村寨,被誉为“土家生态博物馆”,列入国家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加大对土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王家坪镇建立了8个土家吊脚楼核心保护区,对该区的2198栋土家吊脚楼登记造册、挂牌保护,投入2500万元对石堰坪村核心区内的24栋土家吊脚楼进行文物修缮。

  土家文化是民族瑰宝,更是带动当地脱贫增收的旅游资源。

  石堰坪村稻田水塘边的楼屋客栈,被一片葱郁簇拥,客栈主人全喜平今年53岁,2014年前,他的身份还是木材加工企业老板。“在外闯荡多年,我很想回乡做点什么。”乘着全域旅游的东风,全喜平选择了回乡创业,成为石堰坪村首批开办农家乐的人。2016年,客栈营业额突破30万元。

  如今,石堰坪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欧美背包客到这里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

  昔日默默无闻的贫穷山村,逐渐成为热门的乡村旅游景点。开农家乐的“全喜平们”盼着游客进村旅游,村里的年轻人全子恒则张罗着把山里的土特产卖出去。

  全子恒家有7亩“望天田”,路途远、泥脚深,牛都不敢下田。

  2015年,90后青年全子恒带着电脑回村了,他从周边乡民家里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来原材料,自制香肠、腊肉和手工制品等,利用互联网销售。他每两天就要开车去镇上发一次货,目前年收入已突破10万元。“我的梦想就是把更多山货卖出去,让更多乡亲脱贫。”全子恒笑着说。

  目前,王家坪镇乡村旅游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办农家乐39家,每家年纯收入10万元到60万元不等,从事乡村旅游相关行业的贫困户多达337户,占全镇贫困户总数1/4以上。

  开网店、办旅社,让不少大山深处的人家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刘家兵则是在舞台上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49岁的永定区官黎坪双峡村村民刘家兵每晚换上土家族演出服,坐上公司的班车,登台参演大型山水实景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该剧自2009年首演以来,慕名来观剧的游客逐年增多,平均上座率达60%以上。作为400多位演职人员中的一名群众演员,刘家兵的戏份儿并不多,但这台剧目、这份群演工作,8年中给她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从小土房到小洋房,门前有了路灯,自来水也通了,生活跟城里没两样!”张家界天门狐仙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清文介绍说,公司为《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实景覆盖范围内的双峡村村民统一修建了精致的小洋房,还同步解决了双峡村115户居民多年来的用水难问题。永定区宣传部长、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学军补充说,随着《天门狐仙》、土家风情园、绣云刺绣、军声画院等一系列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其辐射周边、反哺乡民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近年来,永定区以山水为线,用文化作魂,将旅游扶贫“串珠成链”,重点开发乡村精品旅游线23条。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探访张家界神奇秀美自然人文景致的同时,也叩开了大山深处人家的“致富门”。据永定区扶贫办副主任吕方规介绍,2017年上半年,永定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080.2万人次,同比增长19%,旅游总收入107.76亿元,同比增长20%。旅游扶贫已促进18个贫困村出列,3万贫困人口脱贫。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