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近年来,陕西在促进全省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不断发力,绿色已经成为陕西农业发展的主色调。
化肥农药减量,让农产品生产过程更绿
“我们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料,能够进一步修复土地、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根系活力,提高农产品品质,从而实现循环发展。今年已销售3万吨有机肥。”11月20日,在富县张家湾镇,陕西鄜州神鹿有机肥厂董事长王宏杰告诉记者。
在富县,像这样的有机肥加工厂已先后建成4座。2017年,县财政拿出600万元,专门用于有机肥的推广使用。目前,富县有机肥的使用覆盖率已达100%。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县化肥使用量较上年减幅达6.8%。生物农药的推广使用,物理灭虫的技术普及,沼液沼渣的喷施使富县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较上年减幅达9.1%。富县还对废弃农膜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并给予补助,建成户用沼气1.5万口,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基本满足规模以上养殖户的需求,推动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发展。富县已连续5年实现了化肥和化学农药负增长,从源头上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
据了解,我省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2/3,而且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必须尽快改变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努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农产品供给数量。
我省把面源污染治理作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突破口,努力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未来3年内,全省将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0万亩,果园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提高到50%。“两减”即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陕西在9个果、菜主产县建立了肥料减量化示范区26.5万亩,确保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到2020年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确保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三基本”即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我省将扶持临潼等12个生猪或奶牛大县(区),推广畜禽健康养殖,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率达到75%以上。我省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使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加大对加厚地膜使用、回收加工利用补贴力度,在关中粮食主产区开展全区域地膜回收加工行动,确保全省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
生态循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这个果园依托智能管理系统,用沼液作为叶面肥并替代杀虫剂,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亩均可减少化肥用量75公斤,实现减量增效。”11月20日,在富县北道德乡东村的智慧果园示范基地,负责人秦红军说。
秦红军告诉记者,智慧果园将物联网技术和果园管理有机结合,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并利用气象、土壤信息记录及生产全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建立起果品身份信息,出库时进行农残、重金属等质量检测并出具安全证书,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随时进行网上查询。智慧果园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视可追溯系统,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让安全成为市场核心竞争力,实现苹果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一直是我省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围绕全省优势特色产业带,我省总结出四种生态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并加以示范推广。我省在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推广“果畜”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在关中灌区粮食主产区推广“粮畜”和“草畜”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在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北方农牧交错带推广“菜畜”结合生态循环模式。每个模式选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副资源综合开发和标准化清洁化生产3个板块的内容,科学组合相应的综合循环模式。
此外,围绕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我省还在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北方农牧交错带、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和关中灌区粮食主产区3个农业经济区,创建了4个生态循环农业综合开发区。在区域内建立符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运行机制,以点带面推进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发展。
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我省还对部分土壤质量下降严重的耕地,有计划地开展试点轮作休耕,开展休耕、改种饲草、用地养地结合的农田地力恢复试验,保障耕地休养生息,实现藏粮于地。
实施品牌战略,做好绿色大文章
直罗镇地处富县西部中心,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有1300多年的水稻种植历史。“直罗贡米”在隋唐时期曾作为宫中贡米,颇负盛名。
11月2日,在直罗镇胡家坡村贡米生产基地,大片金灿灿的水稻已经成熟,正等待收获。这正是胡家坡村今年新建成的500亩高标准稻田。
作为川道乡镇的直罗镇,依托县上万亩水稻基地建设,在水稻生产管理上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土壤污染状况监测,全程管控生产种植过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富县的“直罗贡米”品牌效应日益显现。今年鄜州芝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直罗镇投资400余万元建成了以大米加工为主的农业综合加工园区。目前,“直罗贡米”品牌产品已在北京、西安等大城市设立了销售点,市场前景良好。
实施品牌战略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我省挖掘和整合农业优势资源,大力培育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还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优势农产品知名品牌,使更多的陕西品牌能跻身全国名牌农产品队伍之中。同时,不断扩大“三品一标”生产规模,力争使认证增速每年保持在6%以上。
抓“产”还要抓“管”,我省坚持两手抓,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省建立了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加大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推广力度,创建了一批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化生产。全面实施农产品合格证明,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以市场倒逼的方法,促进生产环节提高标准,确保安全。同时,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综合监管平台,实现主要农产品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下一篇:四川“沼气革命”助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