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推进设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源头到末端擦亮绿底色
 
  ——京津冀推进设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纪实
 
  黄正 本报记者李庆国 芦晓春
  构建良好的农业生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也是新时代农业生态治理的重大课题。在我国的农业生态地图上,近些年京津冀地区的农业环境状况已经亮起红灯,亟须对症下药,攻而克之。
 
  日前,国内著名土壤与环境问题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赵同科向记者表示,设施农业是引发该地区农业生态问题的一个重要源头,“复种指数高,生产强度大,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危及土壤及地下水安全。此外,尾菜等设施农业废弃物的不断增加,也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牵牛要抓牛鼻子。从设施农业的面源污染治理入手,意味着找到了一把破解当前京津冀农业生态问题的“金钥匙”。为此,北京市高度重视,积极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城市功能,目前已成立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牵头,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河北农科院、天津农科院等17家研究单位、高校以及5家企业共22家单位参与的“京津冀设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示范”课题组,并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面源污染防控既是科技问题,也是政治和民生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该院将集成专家智慧和创新能力,综合三省市人才、技术、平台和经验等优势,拿出全套的解决方案,为打好京津冀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持。
 
  作为项目的首席专家,赵同科告诉记者,整个项目将遵循“源头控制、过程调控和末端治理”的总体思路,以京津冀设施农业为对象,以农田氮磷、土壤重金属和农业废弃物3种典型污染类型为重点,集成与研发相关防控技术及装备,构建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模式,继而为我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控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与模式样板。
 
  毋庸置疑,这是一项规模较大、区域特点显著、极具示范意义的现代农业生态治理工程。按照计划,通过技术体系的应用,将较大幅度地减少京津冀地区农业投入品用量,实现消减氮、磷与农药污染负荷25%,农药残留率降低30%,重金属有效性下降50%的量化目标,助推区域设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得到有效防治,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实现有效提升。
 
  一场场热烈务实的专家研讨会,只为确保这个重大科技工程始终沿着科学的轨道前行。按照团队的专业分工,整个项目已被分解成7个专家课题组,皆由国内农业面源与重金属污染防治与修复领域里响当当的专家学者挂帅。
 
  一拨拨马不停蹄的实地调研,专家们的足迹踏遍了京津冀大地。
 
  目前,项目已确定的调研样点数总计达到600个。通过调研,专家们对该地区的面源污染的程度、成分、成因有了系统的了解,从而有的放矢地安排污染防控技术,构建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模式。
 
  一项项细碎繁琐的田间试验,是农业科研者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清晨在寒风中,团队成员就已一头扎进农户的养殖场和大棚里,翻土取样、编号贴标、询问记录,忙个不停;夜幕降临后,他们依然坚守在实验室,为了获取某个数据,反复操作、不厌其烦。通过这种田间试验与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探寻到解决面源污染防控及重金属修复的关键问题。
 
  一场场气氛活跃的农户培训,让农业科普走进田间地头传播绿色生产理念。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是千百万农户不科学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法,要去掉这个“根”,首先要引导农民科学的施肥和防治病虫害。为此,团队专家将课堂搬进田间地头,为广大设施农业种植户开展土壤改良和修复、蔬菜施肥技术、病害综合防治等知识培训,帮助他们走出生产上的误区,迈上发展绿色农业的正道。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一年时间项目已取得明显进展。已发表相关专业论文17篇,授权专利两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开发出多个用于面源污染治理的产品和设备,这为后期项目的有序推进奠定了扎实基础。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5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