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规模化庭院经济为墨玉县农牧民带来“红利”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中国农民网2月5日讯 (通讯员 郭怀天 黄登平 摄影 李斌)“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的顶层设计,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加速打赢脱贫攻坚战,墨玉县委、县人民政府为贫困农牧民“想点子、谋思路”,鼓励农牧民进行庭院改造,充分利用庭院空间,科学种植养殖,让村民实现足不出户就可增收致富。
 


 
    走进墨玉县每一户农户家中,新盖的富民安居房院内整齐划一的葡萄架,豆腐块状的种植区,牲畜满栏的养殖区,都让人眼前一亮,这都是庭院改造的成果。

    说起庭院改造,英也尔乡萨依巴格村村民杰乃提罕·巴拉提骄傲地说出自己在庭院经济上去年的收入。在2017年庭院改造后,种植豇豆、西红柿、辣椒和南瓜为家庭增收了5000多元。丰厚的收入让杰乃提罕·巴拉提尝到了“甜头”,趁着冬闲,她开始了今年的种植计划,早早就在院子的工棚里翻地、育苗,对于今年的庭院经济,杰乃提罕·巴拉提充满着信心,“现在在后院盖了一个工棚,今年还要准备3亩地用来种植蔬菜,庭院改造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实惠。”

    如今墨玉县庭院改造搞得有声有色,但是在刚开始的庭院改造中,大部分村民还是有抵触情绪的。经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一部分村民开始了庭院改造,在短短几个月里便见到了成效。看着别人庭院美化了,腰包也鼓了,有这样的好事大家都坐不住了,纷纷请求村干部为自家庭院出谋划策。

 


 
    英也尔乡农业工作负责人在介绍庭院经济中说到:“县委提出美丽庭院建设以来,英也尔乡按照庭院改造三区分离的标准,坚持庭院改造按照低成本,实惠、方便、文明、美丽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按户实施规划,并进行公示,科学的引导农民养殖和种植。目前英也尔乡已有3个村的180户村民完成庭院改造后见到成效。今后将继续加大庭院改造力度,努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
在英也尔乡库木阿依拉格村,虽然村民克奥孜尼亚孜罕·斯迪克年纪大,干不了重活,但是她也想让家里早点脱贫,庭院改造正好为她谋了一条“财路”。在村干部的帮助下,2017年她用扶贫贷款买了6只羊、一头牛和25对鸽子。几个月过去了,看着美丽的院子、满圈的牛羊,奥孜尼亚孜罕·斯迪克高兴地说道:“庭院改造后,乱七八糟的面貌得到了改变。搭了葡萄架,余4分菜地,盖好了棚圈。用政府补贴的四万元无息贷款,买来6只羊、1头牛和25对鸽子,现在已经变成10只羊、两头牛和100只鸽子,每个礼拜去乡巴扎都可以卖掉100到150元的小鸽子,现在可以保持正常的收入来源了。庭院养殖很方便,效益也高。今后我要增加养羊和养牛的数量,依靠养殖业努力增加家庭收入。”发展养殖带来的巨大效益,让奥孜尼亚孜罕·斯迪克打起了今年的小算盘,她想把去年养起来的牛羊卖掉一部分用来扩大养殖规模。奥孜尼亚孜罕·斯迪克的这个想法得到村干部的支持后,让她坚定了自己脱贫致富的这条路子。

 


 
    截至目前,墨玉县庭院经济以“三区分离”的模式,在77个贫困村、45个“访惠聚”项目村实施庭院经济15291户,帮助农户在庭院经济上实现持续增收。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墨玉县一直坚持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引导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建设,为村民脱贫增收开辟广阔的途径,不断挖掘村民自我脱贫致富的潜力。

    墨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阿不来提·加帕尔说:“墨玉县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坚持以庭院经济为依托取得了重大的实效,使村民实现生活、种植、养殖三区分离,既让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又发展庭院经济,为村民创造增收途径。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庭院经济的改造力度,全力打造庭院经济墨玉模式,建成美丽新农村,实现在2020年和全国人们一起实现小康。”




 
责任编辑:柴静
  审  核:张莉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