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国家统计局综合司10日发布的消息称,内需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据统计核算,2008年-2017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105.7%,超过100%。
近年来,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下,中国经济仍实现中高速增长,内需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数据显示,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年份为2009年。当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2.6%;贡献率最低的年份为世界经济回稳的2017年,贡献率也高达90.9%。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2007年提高13.5个百分点,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这可以部分归因于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升级势能持续增强。2013-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高于同期GDP增速0.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等支出保持两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有效投资稳步扩大,在培育新兴动能、改造传统动能和补齐民生短板等方面持续发力,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对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需平衡发挥了关键作用。
国家统计局表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增长潜力巨大,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已降至29.3%,食物支出之外的穿住用行等物质型消费比例上升,潜力很大。
此外,中国在优化供给结构方面投资空间广阔。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离不开投资作用的发挥。
国家统计局预测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内需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将持续释放,内需将对经济长期发挥有力有效的拉动作用,必将为中国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国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