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脱贫攻坚进行时—— 发展壮大乡村畜牧养殖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中国农民网洛浦县5月30日讯:(通讯员:秦宁)在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苏盖提博斯坦村和伊斯勒克墩村交界处,有一个占地44亩、拥有5座标准化羊圈、1座现代化饲料库、一整套饲料加工设备、各品种羊存栏近3000只的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谁也不会想到,数年前这块地还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当初以105万元注册资金成立的真心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壮大到有525万元资产的规模,成为引领该乡现代化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的先进模范,带动了该乡十数个畜牧养殖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感谢党的好政策,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就没有我们合作社今天。创业前期,资金紧张压力大,我自己又当技术员又当老板。后来乡领导找到我让我放心大胆干,并帮我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我。合作社里的这些饲料加工设备就是享受政府补贴购买的,降低了成本,让我有更充足的资金引进优良品种羊扩大规模。饲料配方上,我们将皮皮枣、饲草料、苞谷、油渣为主要原料进行科学配比,喂养产出的羊肉肉质好、营养更丰富,上市很受欢迎、供不应求。目前我们合作社有4个主要品种的优良品种羊,计划后期还要再扩大规模。”真心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阿布里克木·阿布地克热木带着笔者参观了合作社,并作了详细的介绍,语气里尽是满满的自豪与信心。

    为确保各类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切实带动乡村粗放、低附加值的传统农业产业向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转型,推动乡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拜什托格拉克乡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鼓励贫困户将扶贫周转金、精准扶贫项目资金以及“两免”小额贷款资金投入到合作社“分红”增收。在政府的引导下,合作社与贫困户积极合作争取共赢。
    而到合作社务工就地转化成为产业工人,也是拜什托格拉乡村民增收的又一选择。“合作社工作的收入不错,每个月底薪加奖励有2000多元,离家也近,可以方便照顾家人、管理家中的红枣地。我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满意,希望能一直在这里工作下去。”像吾吉艾木拜尔一样在该合作社务工的一共有25名村民,其中贫困户15人,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据悉,近年来,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针对乡村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农牧民增收后劲不足的实际,在农业产业现代化上不断探索,摸索出了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化、规模化畜牧养殖业促农增收的重要举措,使畜牧养殖业成为继红枣种植、转移就业增收之后的第三大增收产业,是该乡农牧民尤其是广大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又一重要渠道。同时,为了培养更多像阿布里克木·阿布地克热木这样的畜牧养殖产业带头人,拜什托格拉克乡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发展壮大畜牧养殖业。


责任编辑:刘民春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