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殷都区的麦田里处处都是忙着收获的身影。“我们种的是优质小麦,今年虽然天气不好,但还是比种普通麦要强,而且把麦直接给吴总我们就不用管了。”在殷都区洪河屯乡南崔庄村的麦田边,农户赵凤祥高兴地说。
赵凤祥口中的吴总,是安阳县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吴章。他1997年就已经接触并一门心思种植和推广优质强筋小麦,2008年合作社成立后,逐渐形成“粮食(面粉)企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科研与技术推广+农户”的优质小麦规模化生产模式。该模式以合作社为主体,政府帮助搭建平台,合作社向上联系面粉、粮食企业,根据上游企业的需求确定订单生产面积,统一加价收购;向下联系县、村负责人安排生产基地;与科研和技术部门结合,提供良种和配套技术服务,实现优质麦订单规模化生产,被称为“广源模式”。
谈起与优质小麦的渊源,吴章讲起了20多年前那场一个馒头引发的“变革”。
1995年,还在当兵的吴章在北京吃饭时,吃到了一种很有嚼劲的馒头,对粮食敏感的他几经打听才知道,这是用强筋面粉做的,而面粉只能从国外进口。“为什么国内就不能种呢?”军人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占据了吴章的内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家乡百姓的餐桌上也能摆上自己面粉做的好馒头。
由于当时人们对强筋小麦几乎毫无了解,吴章只能自己试种不同品种的优质强筋小麦。经过不断试种,他发现“郑麦366”的品质最高、收成最好。
为了打开优质强筋小麦订单生产的突破口,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农业、科研部门结合,选择科技典型户,采取“以点带片”的示范策略,每亩投入200元免费为示范户提供种子和农资,麦收后加价10%以上收购。这样一来,农民每亩就可多收入150元左右。同时,合作社还通过组织农业科技培训、示范户到场讲解、现场观摩等方式积极宣传推介“郑麦366”。“郑麦366”的抗冻、抗倒、抗病以及丰产性得到越来越多农户认可。再加上广源订单及时兑付、信誉度高,“郑麦366”很快就开始连片种植、规模化发展。
赵凤祥告诉记者,他承包了708亩地,只种“郑麦366”。“投入跟普麦差不多的钱,收入要多几成。”他兴奋地说,6年前他就加入了合作社,全部改种了优质小麦,“种优质麦省心还赚钱,俺肯定要种啊!”
为了让合作社的农民放心,吴章每年8月就与企业签订订单,10月根据订单种植优质麦,保障农民种多少收多少,打破过去粮食收购混收混卖、低质低价的状况,形成了订单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广源模式”,确保了粮食加工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三方利益,调动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积极性。
吴章算了笔账,“郑麦366”收购价格每公斤高出普通小麦0.2至0.4元,十年来,合作社已经累计为当地农民增收超过6亿元。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社制定了“三个一”的三级生产管理模式:一是以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平台,负责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组织收购,承接两头订单、搞好利益分配;二是选每5万亩设一收购库和一县级负责人;三是每5000亩设一个收购点和一村级负责人,负责所在地区优质麦生产和收购。在三级生产管理模式的组织带动下,更多人开始像赵凤祥一样关注优质麦。上连企业、下连乡村的“广源模式”释放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巨大能量。吴章说:“截至目前,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地,订单面积突破了110万亩。”
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产量占全国1/4强。全省粮食生产喜人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如优质小麦稀缺等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的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需求进行生产,使农产品更契合消费者需要,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广源模式”为我们展示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望无际的麦田里,赵凤祥已开始琢磨着下一季种点啥,“听说这优质小麦也更新换代了,那今年秋天就还种这个,不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