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传统养鱼模式,以青草喂食。
打破百年传统古法养鱼,采用水稻喂鱼,这在浙江将不是件稀罕事。如今,浙江大学实用新型研究成果——可做鱼饲料的特种水稻,在浙江衢州培育试种成功,该特种水稻用手一折就能断彻底,用该水稻喂鱼,可显著提高鱼的消化吸收率,从而促进山区农民增收,推动生态经济发展。
中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区占国土面积近70%,山区人口占全国的1/3。然而,山区常与贫困相伴,如何“因山制宜”找准产业,走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位于浙江西部的衢州开化,是实实在在的山区,因清水鱼而闻名。明代开始,开化何田乡村民在房前屋后用石块砌水池,引山泉投鱼用青草喂食,养出的鱼无塘泥腥味,成为鱼中上品。
然而,数百年后的今天,开化何田乡的养殖方式因一株水稻有了新变化,原先百年前用青草喂鱼的方式,正逐步换成水稻喂鱼,在鱼塘中辅以吃鱼排泄物的小龙虾养殖,以清洁鱼塘;在山间梯田中,以优质米生态稻为主,与彩色稻和特色稻相间种植,利用生物多样性增强抗病性同时,促农业旅游发展。
立秋已过,何田乡春末种下的水稻已陆续拔节结穗,风吹,一片碧绿。有一片特殊水稻却引人注目,这水稻正是鱼的饲料。
图为浙江大学特种水稻“脆杆”,水稻田靠山边即清水鱼池。
采用水稻喂鱼,是件稀罕事。其实,该水稻功能特殊,还系浙江大学团队实用新型研究成果,并针对高山生态农业进行专门研发。
该团队负责人、浙江大学农学院应用生物科学系主任吴殿星教授介绍,该水稻为“脆杆”,原先鱼身所需营养物质由青草中汲取,青草因纤维含量太高导致鱼消化利用率低,且易沉淀在鱼池中影响美观,如今换成纤维含量低更易消化吸收的脆杆,相较此前,脆杆明显有利于鱼的生长,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养鱼经济和生态效益意义非凡。
在种植现场可以看到,脆杆相较于其他水稻,颜色偏淡,只需用很小力气或手抓就能将水稻全部折断。据了解,在种植的脆杆水稻为“浙大脆稻1号”,是专门从一季稻优质籼稻品种“扬稻6号”选育。
吴殿星算了“一笔账”:水稻谷物营养由杆运输到稻谷上,按稻谷亩产1200斤来算,新鲜杆子青饲料重量是其5-6倍,约为6-7千斤,如此一算,用于饲养鱼的水稻产量可谓“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多地山区,靠泉水养鱼增收农民经济已不在少数。如安徽多区县就利用山区泉水,形成民居鱼池共存的生态养鱼系统;湖南湘西及广西浦北县福旺镇,皆是采用引来山泉水进行养鱼……
泉水养鱼因占地少、见效快,且简便易行,适合山区留守妇女和老人养殖,是山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有效路径。
吴殿星教授表示,如今该技术在开化得到成功后,还可面向全国推广,脆杆品种可以直接或间接从当地原来的主推水稻品种中选育,“也就是说,只要是能种水稻的地方,就能培育出做鱼饲料的脆杆,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