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乡南沟村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十个一”活动让返乡大学生度过一个别样的暑期

    中国农民网木垒县8月20日讯(通讯员:杨滋惠 报道)8月17日上午,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南沟村在村委会举办了返乡学生读书学习座谈交流会,在文化大院开展了返乡学生才艺术展示,吸引了全村近百名返乡学生参加。
    据了解,为确保暑期返乡学生教育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昌吉州“访惠聚”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州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暑期返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加强对暑期返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暑期开始以来,昌吉州党委宣传部驻南沟村工作队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十个一”活动,让学生们亲身实践体验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有意义的假期。

参加一次国旗下宣讲:为了丰富返乡学生暑期组织生活,南沟村成立了“返乡学生社会实践班”,每周一升国旗时安排一名返乡大学生进行旗下宣讲,就党的优惠政策、民族团结政策、身边的好人好事、学校的生活以及回家乡后的感受和变化等方面内容进行宣讲。

   通过宣讲激发学生“看家乡 知家乡 恋家乡“的热情,增强了返乡学生集体的凝聚力。返乡学生纷纷表示:“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不断增强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为家乡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和谐美丽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信心。
   
 参加一次发声亮剑7月11日,南沟村工作队开展了暑期返乡大学生发声亮剑活动,活动中学生代表表态发言发声亮剑,大家要远离宗教、抵制宗教极端,坚决反对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分裂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决不允许民族分裂主义打着民族宗教旗号鼓吹分裂思想,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群众、感恩社会活动中去,自觉融入到思想里、体现在行动上、贯穿到学习中,为自治县发展添砖加瓦。

    返乡大学生用自己在家乡、学校亲历各民族同学朋友彼此信赖默契,构建和谐校园、风雨同舟新型民族关系的感人故事,向大家阐述“团结是福,分裂是祸”,并坚决表示要争做反对“三股势力”,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模范的新时代大学生。天津市第95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阿依斯木巴提说:“参加这次活动我非常高兴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要积极发声亮剑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南沟村工作队组织返乡学生和南沟村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爱护环境,保护家园”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卫生清洁活动,打扫了居民巷道、村委会周围的卫生,帮助老党员、老模范家庭打扫庭院卫生、在菜园除草浇水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青年大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工作队队长沈忠权非常自信地说:“组织返乡大中专学生参加村上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返乡大中专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暑期,还组织返乡大中专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小手拉大手’活动,即能提升爱自己的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又能提高南沟村广大牧民的素质”。

参加一次演讲和知识竞赛活动:南沟村工作队开展以《谈变化赞家乡》为主题的返乡学生演讲比赛和爱国主义知识竞赛活动,80余名返乡学生参加了活动。在“谈变化 赞家乡”演讲环节中,返乡学生加尼叶尔克声情并茂、真情叙说。“以前,我们在山里住的是土房子,人和牛羊生活在一个院子里,路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雨天“和稀泥”,晴天“扬灰面”。如今,我们住的是整齐划一的红砖房,牛羊进了新修的圈舍,土路变柏油路,还安上了路灯,村里一片新气息新面貌。还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民免费体检,学生免费教育……”6岁的小学生艾力也跑上台为大伙带来了《中国梦、南沟人的梦》,稚嫩的童音,立大志的真情表白,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进入有奖知识竞答环节,随着主持人的提问,台下返乡学生纷纷举手、争相上台答题。“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中国精神”“乡村振兴”等主题教育知识要点,在工作队印放宣传资料“引学”、组建微信群网上“助学”的基础上,再次通过现场互动“促学”的形式,帮助返乡学生温故知新。

参加一次才艺展示:工作队在文化大院开展了返乡学生才艺展示活动,有20多名学生,自编自演了冬不拉弹唱《劳动快乐》、舞蹈《小苹果》《民族团结一家亲》《黑走马》等,以舞蹈、唱歌、器乐等表演形式,赞美幸福生活,表达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无比热爱和感恩之情。返乡学生纷纷登上舞台,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红色歌曲,手里摇动着小国旗在飞舞,一张张年轻的笑脸因真情放歌而更加灿烂动人。

    牧民党员扎特力汗说:“返乡学生从早上9点起就开始忙碌了。先是参加周一升国旗仪式,而后观看红色电影《国歌》,现在又兴致勃勃地集中在此开展活动。前后三个多小时,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工作队在宣传教育学生上真的是动了脑子、下了功夫。”

参加一次爱国主义教育:7月23日上午,工作队组织100多名大中专、内初班、内高班学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工作队副队长陈冬敏讲述了《北塔山保卫战》红色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返乡学生的思绪一下子拉进了故事之中,满满的爱国情怀在每个人心中激荡、翻腾和升华。南沟村老党员卡垦讲起传统故事《南沟村今昔变化》,虽然话语朴实不惊,但所讲的身边人、身边事,以及南沟村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变化,也着实让在场的返乡学生所思所悟,感慨不已。

    天津市九十五中学高中班的学生阿依斯木巴提说:“南沟村过去很穷,现在可是一年一个大变样,村子变美了,人变富了,生活更好了,啥也不缺,要啥有啥。特别是在天津求学期间,我的眼界更开阔了,真心为日新月异更加强大的祖国叫好。今年暑期,工作队抓红色精神主题宣传教育,为我们返乡学生实打实地补了一次红色精神之‘钙’,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今后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将来更好地为祖国、为家乡做贡献!”

    南沟村工作队副队长陈冬敏说,在返乡学生中组织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目的是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信念之魂,彰显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和文化自信力,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热情。
参加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工作队要求每名返乡大学生每周读一本书,定期进行座谈交流读书心得。8月17日,南沟村在村委会举办了返乡学生读书学习座谈交流会,在文化大院开展了返乡学生才艺术展示,吸引了全村近百名返乡学生参加。

    昌吉州十七中学学生吾什塔尔说,假期我读了《水浒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探究。木垒县一中学生加尼尔盖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被书中主人公顽强的意志所感染,立志做一个女强人,为家长发展做贡献。木垒县一中学生伊再提古丽说,我读了《民族团结教育读本》,我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做民族团结的表率。
帮助父母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一百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即利用大学生流利的普通话每天教父母学习两句国家通用语言,暑期结束要求父母掌握一百句日常用语。

    返乡大学生买热古丽说:“自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以来,家乡的少数民族已经会用汉语交流了,包括自己的父母,对于政府的此项工作感到十分自豪。工作队要求我们每天教父母说国家通用语言,我不仅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帮助父母讲好普通话,还教周围的邻居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学校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来以后服务家乡、服务社会,为维护民族团结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做一件孝顺父母的事:工作队明确要求学生在暑期帮助父母做家务活,参加生产劳动。有的学生在山上替父母放羊、有的学生为父母做饭、打扫房间,有的学生为父母端洗脚水、帮父母按摩,有的学生为父母过生日等。

    昌吉州第四中学就读的学生沙那尔说,我回家后帮父母打扫卫生,做饭,照看小妹妹,既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也锻练了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
参加一次谏言献策座谈会:为让返乡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了解返乡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与感受,工作队与返乡大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围绕教育惠民、社会实践等主题,返乡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返乡学生帕孜依古丽 :认为继续加强木垒县的绿化工作,虽然县城内绿化比例已经很明显,但郊区仍存在植被稀少的问题,只有将绿化工作做好,才可以保证县域内的水循环。

返乡学生胡什达建议加强对木垒旅游的宣传,尤其是木垒羊肉和鹰嘴豆,将原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目前,暑期返乡教育管理服务各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返乡学生把健康、向上的风气带到了家乡,促进了学生与居民之间的交流,学生在开宣讲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接受锻炼,增强了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群众、感恩社会的能力。


责任编辑:杨龙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