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是烟台苹果的主产区,“中国苹果之都”一直是这个城市的名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来自果业。而今,栖霞面临果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很大,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低的问题已成为栖霞果业转型的最大瓶颈,未来谁来种、如何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症结何在?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栖霞果业发展局副局长李宝忠认为主要有3个因素:一是因为栖霞的大量果树在超过20年更替周期后仍在超龄“服役”,部分果实品质减弱,单产下滑;二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苹果园多以年龄在50岁到65岁的果农为主,管理模式落后,技术投入不足,影响产量;三是机械化程度不高,耗费大量的劳动力。目前,栖霞苹果的栽培面积达100多万亩,其中盛果期果园70多万亩,而老劣果园一度达到近40万亩。
“这才是苹果的未来”。蛇窝泊镇唐西村的村民们眼看着20多台大型机械一天完成400余亩土地的施肥与起垄,几天时间栽植近7万棵优质的苹果幼苗,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去年冬天全村120户群众签订协议,将自家果园流转到合作社,成为栖霞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示范园。
去冬今春以来,栖霞6个苹果主产镇街39个村的1.13万亩苹果园被纳入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范围,交由39个村级合作社统一进行日常管理。记者在官道镇小花园村示范园里看到,所辖苹果园已经全部完成伐旧立新,以宽行密植技术新栽的一株株优质苹果幼苗挺拔整齐,均套有红色的防虫网。据栖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运作模式,是由栖霞市政府牵头,国有资本介入,项目公司具体实施,由村党支部具体领办合作社。此模式能够使分散经营的果农抱团发展,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经营。未来3年,他们将按照产业园的规划要求,建成18.6万亩现代化果园。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建设“新模式新技术”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园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绿色有机优质苹果品牌,这是栖霞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2017年9月,该产业园正式获准创建,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给予适当支持。“我们的思路是,以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园为载体,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引领,以果园管理体制机制、栽培品种和模式创新为重点,推动全市果品产业升级,打造乡村振兴的‘栖霞样板’。”栖霞市委书记陈兆宽说。
栖霞市在最大程度地保障果农流转土地后的长远收益方面划定了“硬杠杠”。蛇窝泊镇石角夼村的果农隋殿强除每年获得政府规定的流转土地补贴之外,还可从合作社获得果树见效后净收益的20%分红。另外,从开春以来,一直在家门口示范园劳动的他,每天能拿到100多元的“工资”。
据参与产业园建设的山东果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学书介绍,村子里的一批年轻人也从城里返乡进入园区工作,有这些人力资源基础,他们有能力把园区苹果的生产机械化率提高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