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效激活了农村的闲置资源,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另外,根据国办意见,到2020年,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
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其中同质化现象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走创新之路。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 发展空间广
就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成为了旅游市场的亮点。在重庆,赏花赏叶、划船摘果、星空露营、休闲垂钓、趣味农事等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吸引着大量游客。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热衷的旅游方式之一,市场需求旺盛。。据统计,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
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和节假日出游,70%以上选择在周边的乡村旅游点,全国主要城市周边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增长均高于20%。
同时,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满足游客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也在促进着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到2020年,全国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
产业总体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 同质化严重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而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中就指出,产业总体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中高端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发展模式功能单一,经营项目同质化严重,管理服务规范性不足,硬件设施建设滞后,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文化深入挖掘和传承开发不够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其中,同质化发展的问题已经被业内总结为乡村旅游的“经典死法”之一,雷同的旅游体验不仅会让一个景点失去吸引力,更会让整个行业丧失发展的活力。
有媒体报道称,在西安周边,以“白鹿原”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就有6个,在开业之初确实是风光一时,而如今,仅仅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经是有的关门,有的勉强维持。
对此,就有业内人士指出,白鹿原的这种情况是典型的同质化发展结果。虽然抓住了当地特色和亮点,但是在具体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还是没有深挖当地民俗的文化内涵,没有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旅游产品,把本可以做好的特色小镇做成了民俗餐饮街,失去了长期发展的生命力。
全面升级 推动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
对于乡村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从相关部门到行业专家都在探索解决办法。《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中指出,升级行动要推进业态升级、设施升级、服务升级、文化升级、管理升级,推动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坚持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路径,积极发展创意农业,创作一批充满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感染力的创意精品;坚持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特色,立足本地农耕文明,发掘民俗文化,拯救村落文化,弘扬乡贤文化,讲好乡村故事。
同时还要求,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农业嘉年华、休闲农业特色村镇、农事节庆、星级农(林、牧、渔)家乐等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品牌。鼓励因地制宜兴建特色餐饮、特色民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组织编制休闲农业精品丛书,加强对休闲农业设计、管理、营销、服务的指导。
山西大同大学副教授赵华表示,一些农村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缺乏长远考虑,急功近利,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的旅游模式,所造成的结果便是同质化发展,这种发展态势所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广大游客因感觉缺乏新意而难以保持故地重游的热情。因此,跳出同质化发展的固有模式,避免趋同发展,走创新路径关系乡村旅游的未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佟明彪)
上一篇:秋粮收购工作相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