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欣
曾几何时,乡村原野风景如画,是镌刻在文人墨客心灵深处的牧歌田园,是人们荡涤灵魂尘埃的故土桃源。
今日的乡村,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愈发显得沧桑。曾经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随着青壮年劳力的流失而不复存在,三三两两的老人穿梭于旧宅残壁之间,树木掩映之下的村落显得暮气沉沉,成为中国大地千千万万座普通村落的群像。
重建“美丽乡村”势在必行。那今天,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美丽乡村”呢?
乡村之美,在于村容村貌之美。村落景观直接关系村落的精神面貌,宜居的村落环境是留住人的首要条件,因此改造村落景观成为乡村建设者的第一要务。从垃圾处理、厕所改造到道路维修、基础设施改造,再到村容村貌的艺术化提升,乡村建设者不断深入地优化村落环境,试图为村民和游客创造一个既舒适宜居又能带来艺术审美体验的美好乡村环境。
近些年来,不管是载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古村落,还是散落于南北大地、随历史沉浮千百载的普通村落,抑或是被城市包围而边缘化的城中村,不断成为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以及乡村创客们实践乡村建设蓝图的基地。他们的介入,为乡村建设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那就是创造出一座座充满艺术感的现代村落。
乡村建设不应是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模式复制,而应是具有本土特色、充满历史感和现代艺术设计感的新型家园。相比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建筑,我们更加期待充满艺术美感的现代乡村。
乡村之美,在于村民安居乐业。人口流失是当前乡村社会所有问题之症结。人们出走的根本原因,是一亩三分薄田已经无法满足生存需要。生存,除了填饱肚子,还有教育、医疗、娱乐、社区服务等等之需求。
教育是社会阶层流动的最基本机制,也是农村子弟改变命运的最重要途径。当前,一些农村的学前教育缺失,九年义务教育因中小学校拆并减少而缺少活力。农村子弟,或辍学,或进城读书。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已是建设农村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
医疗是困扰农村人的又一重要因素。医疗资源匮乏是农村社会历来已久的难题。从乡镇卫生所到县城医院,到地级市医院,再到省城医院,进而辗转至大城市大医院,几番周折之中,既耽误病情,又耗费钱财。改变农村当前的医疗现状,才能让人们无后顾之忧地安居故土。
精神愉悦亦是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娱乐生活与设施的匮乏使当前的农村生活比较枯燥乏味。伴随着空虚的生活状态,一些农村地区“黄赌毒”现象不时发生,淳朴民风渐失。增加农村地区的文化和娱乐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社区服务是现代农村社区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传统宗族等组织结构的消解,农村社会的社区服务断档,公共卫生管理、幼儿托管、老人以及病残者照抚等问题突出,需要通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来得到解决。
乡村之美,在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乡村社会应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合理有序的村落管理对于维系村民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有效的公共机构则保证了村落管理的良性运作。传统的村落社会,宗族祠堂在管理村落公共事务、维系村民团结上曾起到主导作用。现代社会,取而代之的是村民委员会等现代村落管理机构。在构建现代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村落管理模式,鼓励村民参与村落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管理,创造村民共治的机制,提升村民参与建设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共同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增强村民的认同感。
公共空间是村民聚会休闲和商讨事务的场所,对于联络村民感情至关重要。传统的祠堂、戏楼、广场等公共机构在现代村落中已经丧失了这些功能。现代村落需要重建新的公共空间,为村民的接触互动提供场所和机会,使村民走出家门,有处可去。这些公共空间可以是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馆、茶馆水吧等休闲活动场所。公共空间还可以举办文艺活动、节日庆典,以此促进村民的感情交流。
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互动,是维系村落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村落环境的基础,是现代乡村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乡村之美,在于充满希望的未来。只有让乡村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生能力,人们才能看到充满希望的未来。只有对未来充满希望,人们才能真正地回归,乡村才会成为充满社区认同感的家园。
传统农业经济不足以支撑现代乡村社会发展。只有寻找和发掘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实现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自我更新。利用互联网为农业赋能是很多农村地区积极尝试的方式,比如农产品、土特产网店,网络经营为农民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销售平台。文旅产业为乡村经济赋能也是各地农村积极寻求的发展道路,比如开办农家乐、民宿,举办乡村创意节庆活动,发展体验经济;研发文创产品,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旅游产业、特色产业等新的经济形式,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多元思路,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些经济发展模式能有效带动乡村社会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让村民看到乡村朝气蓬勃的未来。
美丽乡村,应该是一个充满希望和人情味的、多元化的现代生活社区,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保护传统文化,不是回归到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新农村,也不是割裂传统,另建楼台。我们的美丽乡村,不仅希望出走的人回归故园,也欢迎八方来客和他们带来的先进文化,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多样的更加丰富的生活。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