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普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环节

农业科普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环节

——第二届农业科普论坛综述

  徐恒杰 刘振远

  日前,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第二届农业科普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论坛围绕“激发文化活力,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做好农业科普工作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环节之一,农业科普工作者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三农”工作总抓手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讲好“三农”故事,传播“三农”发展正能量。

  农业科普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农业科普工作者又能为乡村文化振兴作出哪些贡献?论坛指出,开展农业科普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反对封建迷信思想,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营造崇尚科学文明的良好乡风;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科学发展理念,进而转化为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行动;有利于先进技术装备的推广和应用,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健康水平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农业科普与农业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切实做好农业科普,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孙林强调,举办本次论坛,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也是以农业科普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促进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实践。

  本次论坛上,与会专家从创新推动、文化振兴、治理体系建设、基层科普、科普创作方式、科普推广方法、成果转化、提升农民素养等方面,对科普创作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了经验和体会。同时,对大家关心的农业科普作品奖励的申报条件和评价标准问题进行了梳理。本次论坛评出了12篇优秀征文。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

  农业农村部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在论坛主题报告中系统阐释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指出了目前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要在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四个方面下功夫,从而推动乡村振兴。他指出科普工作者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明白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

  如何传承中华农耕文化?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文军建议,应当深入开展农耕文化的调查搜集工作,将节气农历、诗词谚语、神话传说、民俗风情等进行溯源与整理;保护好传统村落和散落在民间的传统农耕文物;挖掘民间传统手工艺,培养传统手工艺人,留住传统技艺;通过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展览室等文化场所和引导城市人群参与体验农耕文化,实现传统农耕文化“生命”的延续。

  农村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必须加以去除和改造。中国农业出版社总编辑胡乐鸣在专题报告中举例指出,虽然宗法制度已经被历史所抛弃,但在很多农村地区宗法思想并没有销声匿迹,在某些方面对人的影响力甚至超出了法律的约束。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摒弃残留的封建宗法思想,通过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本次论坛,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对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农业科普创作的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增强了新时代农业科普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农业科普创作的未来有了更坚定的信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三农”工作总抓手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普创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高质量农业科普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在本次论坛上,与会专家还通过分析13种涉农科普奖,总结出农业科普作品奖励的一般性申报条件与评审标准,即申报作品必须符合舆论导向正确、科普创新突出、作品质量优良、创作难度较大、社会效益显著和引领作用明显等6个条件,评审标准一般包括科普作品的创新性、创作与编辑难度、社会效益性、普及程度和示范带动作用等5个方面。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