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光——鲁杰罗?萨维尼奥、唐勇力、朱塞佩?莫迪卡、张译丹四人展”即将举行
来源: | 作者:艺术中国

发布会现场

9月10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报》、中国美术报网、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记忆之光——鲁杰罗?萨维尼奥、唐勇力、朱塞佩?莫迪卡、张译丹四人展”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宣布该展览将于2018年9月15至20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

本次展览由意大利美学家、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与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共同策展,届时将展出来自意大利的鲁杰罗?萨维尼奥、朱塞佩?莫迪卡和中国的唐勇力、张译丹四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近百幅。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参赞Franco Amadei 孟斐璇发言

“光”是绘画中最重要的场所和介质,展览以“记忆之光”为名,通过将中意双方四位艺术家看似不甚相关,却又有着隐秘联系的作品共置一室,以他们对超验世界的观照与赋形,来重申、恢复艺术的本心与真义。

光在中西方绘画中不同的形态和共通的微妙是两位策展人共同的兴趣所在。吉奥乔·阿甘本认为,“对于画画的人来说,光不仅仅是照亮物体、让形体可见的东西:光本身是在塑造有形物,使之存在、使之可以认知。光不仅仅存在于形体之外,而且穿透其中,赋予其生命和能动性。此次参展的四位画家,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光的这种特性,以及光的存在形式。”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则指出了四位参展艺术家的另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对超验世界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神秘地隐喻着不同画面的精神指向,即:无论语言持何种形态,它们都不约而同地通向了相似的目的地——一个超越表象、合于天造的超迈境界:鲁杰罗·萨维尼奥的光塑之形、唐勇力的古今互渗图像、朱塞佩·莫迪卡的神秘镜像,以及张译丹的山水秘境——它们近在咫尺,却永远无法抵达。”此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都是朝向超验世界日复一日跋涉的圣徒,在无限接近目的却永远无法抵达的旅程中领悟宇宙的秩序。

在现场接受艺术中国提问时,张晓凌继续谈到“光是一切事物的来源,没有光,世界就一片漆黑。光作为主题,符合四位艺术家的精神追求,也符合艺术本质。此次展览就是以光为主题告诉大家,艺术是唯一能够带着我们走向星空的道路,我们用光、用超现实世界来涵盖整个展览,对当代艺术有一个巨大的映照性。当我们今天被物质社会搞得昏昏欲睡时,当更多的艺术家投向现实、投向功力、投向市场、投向金钱时,希望大家能够仰望苍穹、仰望星空。”

艺术家唐勇力发言

艺术家鲁杰罗·萨维尼奥发言

唐勇力这些年一直研究与探索中国画语言、技巧和形式,并且对西方艺术的色彩、形式、结构也颇有研究。在他看来,敦煌壁画的色彩、形式和造型的构成,现在看来非常现代,它的一些形式的表达与西方的很多绘画是很一致的。他的创作吸取了敦煌艺术的很多因素,尤其是在技巧上借鉴了敦煌石窟经过千年演化后的剥落感,创造了一种绘画语言。

鲁杰罗·萨维尼奥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尽管东西方在历史、地理与文化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对于西方艺术而言,东方文化对万物合一的追求也是十分重要的。当我们对绘画进行思考时,应当排除一切历史因素及其演变,而始终将其看作精神与物质统一的可能性,我想,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伟大教化。”

艺术家朱塞佩·莫迪卡

艺术家张译丹发言

朱塞佩·莫迪卡想要通过思考与冥想,捕捉在于空气中、事物间的磁性张力。他认为排除任何干扰以明确从何着手,对作品的凝神观察及与其直接的对话就显得十分必要。他常常会把一幅速写或是一张照片留在那里,“我不知道它是否会消失在日常累积的纷繁图像之中。有时,这个小小的记号会激发我的情感与思考,并促使我投入绘画创作之中。”

张译丹本次展出2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10幅新作,并首次展出雕塑作品。她认为,绘画和人的成长过程差不多,都是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对于创作者而言,观念和思想的创新是支撑内容创新的核心,观念和思想有了转变,那么一切都会随之变化。近两年随着不断地积累,她把想象、经验和记忆有效结合,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叙事体系。

此次展览亦是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2018年度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4届意大利当代艺术日主题活动。9月12日将在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举办展览相关介绍及学术活动。展览开幕式当日将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以“当代绘画的形而上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就中西方当代绘画的哲学性探索展开讨论。

现场嘉宾合影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