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部分嘉宾合影(居中:艺术家迈克尔·圣·阿曼德 Michael St. Amand)
“10,9,8,7...3,2,1”“Urgent!”2018年9月15日,一场以“十万火急”命名的展览在798 ICI LABAS艺栈空间开幕,这是美国艺术家迈克尔·圣·阿曼德(Michael St. Amand)在中国北京的首场个展。本次展览共展出30余件艺术家的装置、绘画及综合材料作品,其中,倒计时的数字多次出现在其作品中,给人一种迫在眉睫的压迫感——到底是什么如此紧急?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步入展厅,鲜艳明快的色彩刺激着人们的双眼,这是生命的颜色。而仔细品味每一件作品,便会从中找到些许端倪。圣·阿曼德善于选取中外日常语境中的诸多片段与符号,将它们并置或巧妙安放在作品中,有些元素具有明确的所指,有些则根据画面需求随意选择:邮票、老照片、杂志插图、油纸伞、中外门牌号、骷髅、下水井盖、八卦、笔刷、玫瑰......这些元素源于我们既熟悉又经常忽略的日常,然而物体本身又承载着每一个不同个体的独特记忆和解读,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元素在特殊语境的组合之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语言途径,重构了一条新的语义线索。正如艺术家高兟所评:“能将各种元素整合并运用自如,这不仅需要视角的敏感,更需要强大的把控力和成熟的语言建构方式。”
艺术家迈克尔·圣·阿曼德接受采访
艺术家高兟接受媒体采访
“我的艺术不属于任何流派,不是波普,也不是抽象或者表现主义。在创作中我从不考虑这些形式上的归类或限制,只考虑什么会更合乎我的创作本意,到底这个画面需要什么。所以当你看我的作品中出现很多材料和物件时不要奇怪,这些都是作品的需要。”艺术家在接受采访时解释到。
展览作品
参展作品
那么什么才是圣·阿曼德想要的呢?这些图像如此聚合的终极原因是什么?画面中多次出现蜜蜂和蜂巢的元素,“蜂巢既是蜜蜂的巢穴,又是蜂蜜的来源,同时蜂巢的六边形外观又与化学中的某些符号相似,这些关联内部就形成了它本身的多重含义或是隐喻。”“就像这幅作品中的犀牛,世界上这种品类的犀牛只剩下两只了,可是很不巧,它们都是母的。”艺术家在作品中留下诸多线索,有待观者仔细发掘和揣摩,然而也有很多非常直观的符号,比如倒计时数字,比如英文词组“EGO(自我)”“EXIT(出口)”“EXTINCT(灭绝)”“EVOLVE(进化,演变,发展)”。就如同这次展览的主题“十万火急”一样,这些词语直戳人类当下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环境与气候、物种问题、战争、利己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消费主义——圣·阿曼德以一个艺术家敏锐的判断用画笔呐喊——人类正在面临巨大的危险。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现场装置作品
有趣的是,在如此严峻的情形下,圣·阿曼德的作品始终用色丰富且饱和度极高。一方面,这些明丽的色彩足够吸引观者注意从而仔细解读,另一方面,正如艺术家本人所言“生命中到处是多样的色彩,只是我们前进的太快了,无法停留,不去思考,忽视了眼前或身边的颜色而一味前行。权利、战争、金钱......世界在变得混沌黑暗,但生命本身是充满生机的,这是生命和希望的颜色。”
艺术家赵半狄接受媒体采访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作品细节,将旧报纸,画刷等元素综合融入作品创作
艺术家赵半狄也在开幕期间到访,他表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圣·阿曼德的作品原作,整个展览让我觉得十分亲切,就像我的一位老朋友一样。一方面,其中一些波普风格,或是劳申伯格的感觉,以及杂糅进去的中国元素给人亲切之感;另一方面,它给我一种时光倒流时空穿越的感觉——几十年前,消费主义在美国盛行,波普艺术应运而生。几十年后,中国正在重演当年美国的一幕,成为一个不断崛起的消费主义大国。所以圣·阿曼德来到中国并不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横向位移,更像是一个时间意义上的倒流回溯,这非常有趣。同时,他的作品对暴力、动荡、环境、人性等问题有着深度的思考,这无疑也是对这个时代的发问。他对现实非常敏感,他的焦虑也非常真实。”
展览现场
展厅现场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的确,圣·阿曼德对这个时代高度警觉,他的焦虑和呐喊在作品的冲突中分明可见;同时他又充满了希望,用明艳的颜色唤醒生命本质的诉求。他将中西方元素巧妙地结合在画面之中,吸收中国文化并了解这里的人,把其纳入作品的一部分,这种交融是建立在感知和认同之上的,正如他作品中出现的中国汉字“和”,这件作品的名字叫《真理是和谐》,想必,这也是艺术家本人一种十万火急的发愿吧。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