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扶上马送一程 贫困户成致富带头人
来源: | 作者: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11月8日,重庆日报记者从丰都县三建乡老场镇出发,往龙河镇方向驱车5分钟,便见一幢现代化的两层农家庭院坐落在公路旁,庭院背靠青山,前面是清清的龙河。庭院的柱子上,竖着一块大红的牌子——大河农家乐。

  庭院的主人名叫王恩林,是三建乡鱼泉子村村民。几年前,王恩林一家人的生活还非常拮据,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但这几年他不仅摘掉“穷帽”,还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他是如何实现逆袭的呢?

  出点子:开办农家乐有钱可挣

  在王恩林的院子里,他和记者摆起了龙门阵。

  “2014年,我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头上给戴了一顶贫困帽子,可我一点也没在乎,因为习惯了穷。可是他们着急,非要跟我合计,如何挣钱致富。”王恩林说。他口中的“他们”,是村里的驻村工作队,其中队员熊会明是鱼泉子村的村干部,也是王恩林的结对帮扶人。

  熊会明说,王恩林有3个孩子,其中两个女儿年幼,靠他一个人打工,是很难摆脱贫困的。因此,驻村工作队一直想给他找一条致富的门路。考虑到他烧得一手好菜,乡邻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是请他去掌勺,驻村工作队便建议王恩林开一家农家乐。可王恩林却不愿意,“一是没得合适的房子,二是怕没有客人来光顾。”

  “农家乐就建在龙河边的公路旁,这条公路是去太平坝、都督、武平、暨龙、江池等高山休闲度假区的必经之路,来往的游客多,只要你的菜品好、服务好,一定有游客来光顾的。”驻村工作队队员苦口婆心地劝说王恩林,并答应帮忙想办法筹措资金。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王恩林终于答应修建房屋开办农家乐。

  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王恩林很快修建了农家庭院。去年12月,“大河农家乐”开门迎客。

  送一程:助推农家乐走上“钱途”

  农家乐开起来后,生意并没有接踵而至,这可把王恩林给急坏了。

  每次见到熊会明,他都没好气地说:“看嘛,就是听你们的,现在搞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你先莫着急,我们来分析分析原因。”熊会明安抚他。

  一分析,情况就逐渐明了。

  蔬菜是自家种的、施的农家肥、不打农药,腊肉是粮食猪肉熏烤的,鱼虾是龙河里捕捞的,另外王恩林做菜的口味也没问题,原因肯定不在这个上面。那么,是宣传的原因吗?应该是的——酒香也怕巷子深,王恩林的农家乐知晓度低,游客没来吃过,不知道菜品的味道和价格,当然无人光顾。

  “虽然把农家乐扶上了马,但还得好好地送一程才行,大家开始想办法。”熊会明说。

  于是,驻村队员把王恩林到地里摘菜、到河里捞鱼以及做成的菜品都拍成视频和图片,分享到朋友圈,帮着“大河农家乐”提高知名度。同时,他们呼吁乡里的站、办、所,通过各种形式帮忙宣传农家乐。

  就这样,“大河农家乐”的知名度逐渐提高,王恩林也忙碌了起来。“生意好的时候,从中午忙到晚上,累得都直不起腰了。”王恩林说这话的时候,满脸兴奋,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一家小小的农家乐,最多一天收入能有3000多元。

  今年,随着农家乐生意的愈发红火,王恩林主动申请退出了贫困户。

  不忘本:要做脱贫路上带头人

  “我能开办农家乐,走上致富路,全靠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咱不能忘本,得带着乡亲们一起往致富路上走。”王恩林说。他聘请了3名贫困村民到农家乐打工。

  在“大河农家乐”负责洗菜的王兴芳说,自己已经50多岁了,出去打工也很难找到活做,如今在家门口打工,每月也能挣1000多元,真得感谢王恩林。

  王恩林不仅让村民到农家乐打工,还鼓励附近的村民多种生态蔬菜,多养生态猪,并答应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村民的蔬菜和猪肉。看到“大河农家乐”能挣钱,别的村民也来找他学手艺。王恩林来者不拒,悉心教村民炒菜煲汤,帮助村民学会做出原汁原味的农家菜。

  “你就不怕大家学了你的手艺跟你竞争吗?”面对记者的问题,王恩林说:“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肯定要帮。我倒是梦想着,大伙儿都开,农家乐连成一片,能吸引更多人来,促进大伙儿都致富。”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