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南宫市黄韭荣获2017年度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称号。这是继2017年成功申报“南宫黄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荣获的又一国家级荣誉。
近年来,南宫市围绕“优质棉、精品菜、桑蚕、经济林”等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实施“品牌创建”工程,依靠科技创新、名优品牌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以品牌创建引领优质绿色农产品发展。南宫市是“河北韭菜之乡”,黄韭种植有着悠久历史,“绿洁”牌无公害韭菜享有盛誉。近年来,在名优品牌的支撑、驱动下,河北省南宫市积极推进黄韭的无公害、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建立了黄韭品牌追溯体系,为每个包装箱贴上了黄韭正品的二维码,通过扫码即可辨别真伪。在品牌驱动下,南宫市华盈蔬菜合作社嫁接“阿里巴巴”电商平台销售“黄韭盆景”,市农业部门积极申请上级资金,建设现代化黄韭种植大棚40余个。目前,全市黄韭露地种植面积9000余亩,黄韭温棚种植面积500多亩,年产黄韭300多万公斤,畅销京津沪等十多个省区市。
以品牌创建带动百亿棉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南宫市农业的发展思路首先是规模化,只有形成规模化的‘集聚效应’,才能产生精品,这是实现农业品牌价值的前提条件。”南宫市副市长霍秀申说。
南宫市是“中国棉花之乡”,有“冀南棉海”之称。棉花常年种植面积维持在40万亩以上,年产棉花14万吨。近年来,南宫市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对接,研发种植了全国十大棉花名牌——“银宫”牌皮棉,生产的棉花银白柔松、绒长绒细、纤维品质好,马克隆值达到5.0—5.2。该市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2018年通过积极申报,被确定为全国机采棉示范基地。同时,积极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发展棉纺产业集群,实现了从种子研发、棉花种植、棉花收购、纺纱、织布、印染、制衣、榨油、棉籽蛋白提取、棉花秸秆生物发电等全产业链条。目前,南宫市共有各类棉纺企业120多家,年产棉纱30万锭,产品畅销国内外。
以品牌创建引领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2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先后投入运行,36个家庭农场蒸蒸日上,以农业产业化为引领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投资15亿元的赛仙斛20兆瓦光伏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是该市主动对接北京新发地菜篮子的重要成果。项目主要建设光伏蔬菜、食用菌、畜牧养殖大棚1000个、100MW光伏升压电站1座及光伏发电逆变站100个。建成后,将带动大村乡及周边乡镇发展蔬菜种植5万亩。2016年南宫市与北京鑫科创农业开发公司合作研制出了“禾创”品牌油莎豆,是一种喜光耐旱、抗盐碱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新型作物,非常适合在光伏板下种植,充分实现“一地三用,农光互补”。2017年在光伏板下发展油莎豆种植600余亩,带动垂杨镇等推广发展油莎豆种植2000多亩,每亩收益可达1500元,充分开拓农民致富增收途径,直接带动300余户农民增收。目前,该市正在研发油莎豆农产品,通过收购农户手中的油莎豆进行豆制品开发,可提炼豆油、制作豆类饮品、风味食品等,经济价值非常高。
以品牌创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市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农业经营模式,以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载体,以专业合作组织为平台和纽带,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开展规模化特色种养殖,让贫困群众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段芦头镇青杨寨村孝善扶贫农场,集中流转土地400多亩,统一种植高产艳红辣椒、富硒小米、西瓜等农作物。
薛吴村乡依托南宫市果顺农林公司建设智慧桃园引进培育丽江雪桃、沂蒙霜红冀冬红桃等晚熟品种,流转土地1000多亩,晚熟秋桃俏销京津,农户每亩流转土地租金500元,每年按照土地纯收益的20%进行分红,农民到农场打零工还可获得日薪60余元。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0多家,带动农民4万多人,年可助农增收2亿多元。
目前,全市拥有银宫牌皮棉、“绿洁”黄韭、南宫大枣、“禾创”油莎豆等农业品牌15个,特色农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