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 图片提供:悦·美术馆
2018年11月27日,“零饥饿”艺术展在北京悦·美术馆开幕。
本次艺术展与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和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合作,展览旨在鼓励公众参与实现全球“零饥饿”的目标,鼓励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参与进来,展示艺术和创意的力量。
为期两周的展览展示了一系列由中国、美国、法国、日本、荷兰和泰国知名艺术家创作的电影、装置、文献和摄影作品。除此之外,在过去四个月,超过1000名6到16岁的中国学生参加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网络艺术竞赛,分享了他们的艺术作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马文森在开幕式上致辞 图片提供:悦·美术馆
悦·美术馆馆长王飞跃在开幕式上致辞 图片提供:悦·美术馆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马文森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在一段时期的下滑之后,世界饥饿人口再度攀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天超过8.21亿人仍然处于长期营养不足的状态。这对全世界,对于我们2030年实现零饥饿的使命来说,都是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他补充说:“就全球范围而言,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各国政府以及更多的公共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行动和团结可以逆转这种趋势,并帮助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二个:零饥饿。”
面对今天的困境,马文森认为粮食生产要达到既定目标还需要颠覆性创新,他由此想到了艺术,他认为艺术创作最具创意性。“艺术作为一种教育和传播的力量,理应为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与饥饿贡献力量。”马文森点出了本次展览的主旨。
策展人左靖 图片提供:悦·美术馆
策展人左靖和电视主持人汪涵担任本次艺术展的策展人。左靖是文化乡建的标志性人物。他带领团队常年在安徽碧山、贵州茅贡、云南景迈山等地做乡建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认为“艺术理应致力于发现并揭示这个时代的深刻危机,并通过视觉和听觉等形式,把问题清晰地传达给观众,以便积蓄采取进一步行动的认知与力量。‘行动造就未来艺术展’所涉及的是最广泛人群的最基本话题一一食物与生存,通过我们的行动,来造就一个没有饥饿的未来。”
策展人汪涵在开幕式上致辞
汪涵在演讲中说:“我们需要建立多种有效的教育和传播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饥饿与贫困其实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每个国家、各种力量都必须行动起来,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生态恶化的地球提供补给与修复,为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农业和粮食系统而共同努力。”
参赛获奖作者
在开幕式上,组织者为网络艺术竞赛的获奖者颁奖。共有30名学生的创意作品获奖。本次艺术展在2018年12月9日前向公众开放。
本次“行动造就未来”艺术展北京首展分为三个单元。“过去的现在”,展示中国祖先的农耕智慧仍然温补于当代生活。“现在”,聚焦当代农业发展的挑战和危机。“现在的未来”,讨论面向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应该采取的行动。本次展览内容详实,形式多样,不拘泥于学科界限。展览不仅有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呈现,也有粮农专家袁隆平、闵庆文的高端访谈,也有关于粮食与环境纪录片、古老农耕文明遗迹的展示、农场科研人员的采样等。
第一单元“过去的现在”介绍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对于深陷于资本主义消费社会逻辑的现代人仍有永久的启迪意义。
祖先的智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国,专家指导:闵庆文,设计:马仕睿 中国,摄影:朱锐
在展厅一层大厅里立着几根方柱,上面记述了浙江青田鱼共生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陕西佳县古枣园等15个在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介绍资料。
春社谣,2015,鬼叔中,中国
由鬼叔中导演的影片《春社谣》记录了的古中国仍然留存至今的一项农事祭奠活动——春社。本片记录了甲午年春二月宁化县济村乡武层村的春社活动。田地凋零、少壮离家的武层村仍有尊米重稻的春社习俗,村中耋耄老人在绵绵春雨中虔诚祭社,祈祷村子风调雨顺,禾谷丰熟、人口青吉、六畜兴旺。
量米·糧,朱琺、厉致谦,中国
在一层的通道处,地上贴满与粮食相关的“米”、“类”、“崇”等现行汉字和部分古汉字。这是朱琺、厉致谦遴选出八十八个有“米”偏旁的字,这些字包含生存必备、数进位制、长度单位、空间结构等各种形态语义。据项目执行人王国慧介绍,粮和糧、“米卜”在古代都代表“粮”,但偏旁“量”代表数量,“卜”指古人占卜祭祀。最终代表良好的“良”成为了最常用的粮字偏旁,这些选择显示了古人对粮食认知上的智慧。
救荒本草,文献:朱墉,中国明代,设计:厉致谦,中国
在二层展厅,有一个黑柜立于墙根处,黑柜的每个抽屉放置着植物插图。这是厉致谦根据明代朱橚的《救荒本草》制作的装置作品。朱橚是朱元璋第五子,出身帝王世家,却无意政治,终日痴迷于研究中草药。这本书教黎民百姓如何利用自然界的植物代替食品,以度荒年。该书首开野菜著述一门,对植物学、农学、医药学影响深远。《救荒本草》的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每种植物都配以精确美观的版画插图,方便了不识字的百姓观看,将实用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
在第二单元“现在”中,呈现了几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无用之用——大白菜,宋冬,中国 图片提供:悦·美术馆
在一层展厅地面上放置着几扇旧窗框组成的作品,透过窗子,能看到里面有一棵陶瓷大白菜。这是艺术家宋冬的作品“无用之用——大白菜”。宋冬近年来关注东亚惜物的传统,他有一系列废物利用的作品。“大白菜”曾经是中国北方冬季主要蔬菜,每年冬季家家户户都会买来百十斤的白菜储存于家中。宋东回忆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能将大白菜做出20多种花样的人,他将白菜这一元素“供”于一个旧窗组成的“容器”,借以阐释食品的“剩余价值”。
霓虹新闻·一亿粒米,李青,中国
青年艺术家李青善用窗框为元素构建自己的作品,本次展览他带来了《霓虹新闻·一亿粒米》。旧窗框后是片片梯田,夜空中不断闪现出霓虹灯字“一名中国教师在家庭作业中让学生数出一亿粒米”。这个作品启示我们在城市生活中,粮食是具体的,又尤为抽象,抽象为一个数字、一个信息。
Ciao,Tito!拜拜,铁托!中国陈旻、法国Joseph Gallix
在展厅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座“金字塔”,斜面上布满展窗,在暖黄的光源下,金黄的麦穗纤毫毕露,精致唯美。这是中国陈旻和法国Joseph Gallix合作的摄影作品《Ciao,Tito!拜拜,铁托!》。这件作品揭示了一个现实,小麦生产已被多种杂交品种所垄断,很多品种已从市面上消失,如标题中“铁托”就是一个被法国农业部从种子名录中去除的名字,它目前只能流通于私人收藏系统。作品聚焦于部分法国私人收藏的种子,79件谷物样本以证件照的方式拍摄,并以灯箱的形式展示出古典油画般细腻的视觉效果。
海芽,汤南南,中国
开幕式结束后,现场几位艺术家开始将几十根竹节逐一布置于地面。这些竹子有一排孔,孔中已经生出小苗。这是艺术家汤南南的作品《海芽》。这件作品由几十根竹笛组成,竹子是作者家乡漳州渔村培植海蛎的竹子,竹管中又填满了杭州的泥土,土中培植了油菜籽和黄豆芽,它们将在展期持续生长。作品以乡愁为切入点,探讨了时间与记忆、乡愁与生死等命题。
物尽其用+农场动物,Aliza Eliazarov,美国
来自美国的艺术家Aliza Eliazarov,他的摄影作品《物尽其用+农场动物》将与食物相关的事物拍摄的如古典油画一般深沉典雅。美国艺术家Aliza Eliazarov惊讶于美国人对于饮食的惊人浪费,他将丢弃在餐桌上食物以荷兰景物画的方式重新搭配打光,这些“废料”重新焕发出惊人的美丽与活力。他以此提醒世人珍惜食物,关注环境。
第三单元“现在的未来”展示了几位专家和艺术家对未来粮食生产与消费富于想象力的创意。
“吃设计”系列,玛瑞吉·沃格赞 摄影:朱锐
在展墙的一侧挂着玛瑞吉·沃格赞系列主题视频。来自荷兰的玛瑞吉·沃格赞的作品《吃设计》系列充满了对食品的深度思考与奇思妙想的科幻感。玛瑞吉·沃格赞是全球第一位“吃-设计师”,她认为食物的外形只是讲述故事的工具,她希望探索食物背后蕴藏的故事。
今天的食品工业系统让现代人无从了解食品的由来与价值。《鸡蛋交易所》则建立了以受精蛋为基础的新型经济体系。当观众成为《鸡蛋交易所》的一员时,就可以从鸡蛋开始体验育鸡的过程,从而真正体悟鸡肉的价值。在《体积感》中,她在餐桌上放置一些怪异的小物件,以此来限制当代人不断膨胀的食欲,以达到健康饮食的目的。在《植物骨骼》中,她认为经过科学家的努力探索,未来植物也能够像动物一样生长出骨骼和肉,人们只要像啃骨头那样就能吃到“荤植物”的肉块。
47面,长冈贤明,日本
在二层展厅的一角,摆放着47个白色展台,上面摆放着各种面条制品。这是日本长冈贤明的作品“47面”。长冈贤明创建了D&DEPARTMENT PROJECT品牌,这是一家以“长效设计”为主题的的机构与系列行动。在日本47个县建立基地,通过餐饮、商品和旅游来重估每个地域的设计独特性。他从日本47个县收集的最具代表性的面条。以每种面条的生产方法、材料与食用方式,使旅游者进一步了解产地的风物人情。
平静的革命,2017,导演:渡边智史,日本
同样来自日本的纪录片《平静的革命》则讲述了一个人类灾难下生活方式革命的故事。该片讲述了一群受到3.11核电站事故影响的人,他们的生活不再依赖现代社会大系统,开始建立当地的能源配给,他们在村子里设置水电站,联合农家与城市消费者共同推出“市民风车”,以自主自立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直面生活,以平静的态度去改变地域生活。
水系博物馆,陈建军、曹明浩,中国
同样是重建生活系统的纪录片还有中国的陈建军、曹明浩的《水系博物馆》。影片讲述了受到都江堰水利工程影响的附近居民,他们积极迎接生活的转型,包括兴办乡农学校,与艺术家合作将旧船改造为记录广滩村造船史的水系博物馆等。
拾穗,贵州黎平县地方农业物种保育场,中国
在展墙的一侧,展示着来自贵州黎平县地方农业物种保育场的作品《拾穗》。在自然环境丰饶的黔东南地区,保留着丰富的地方农业资源,2012-2017年,黎平县地方物种保育场开展传统物种收集工作,共采集到经济作物23种,130个品种。观众首先被一组如脊椎骨一般的竹制品所吸引,在粗大的竹竿上,每块竹节处都打出孔,上面密实地嵌着竹帽。王国慧介绍说,这是当地人用来贮存种子,以防止老鼠偷吃的容器。这件容器也展示了当地人对农作物资源的珍惜与爱,很多珍稀品种正是因为某位老人的坚持,才得以保留。
一木一米,胡晓媛,中国
青年艺术家胡晓媛的作品《一木一米》作品看似简单却意蕴深远。她在一本书的衬页上,写下“一木一米”。她将未来的“未”字拆解成一个木字,“来”字拆出一个“米”字。最后她写到“既问亦答,只看你怎个写法?”
展览将持续到2018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