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李铁夫: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
来源: | 作者:未知

开幕式现场

2018年12月12日上午,“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共同承办。

作为北京画院2018年“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系列展”收官之作,此次展览全面涵盖李铁夫创作的油画、水彩、国画、书法等各个艺术门类,共汇聚广东省三家艺术机构所珍藏的李铁夫艺术精品73件套。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知名理论家邵大箴,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中共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惠红先后致辞。

李铁夫像 罗苏文摄

本次展览是李铁夫先生在北京的首次公开型个展。展览策展人薛良告诉记者,在广东地区,对李铁夫先生艺术与文献的梳理有很详实而丰富的资料,但对于北方观众来说,对李铁夫先生与作品的印象是模糊的,人们可能对李铁夫先生的作品更感兴趣,因此此次展览的第一步便是带领观众首先了解“李铁夫是谁?”

作为“中国油画第一人”,对李铁夫我们却知之甚少?

李铁夫(1869—1952),广东江门鹤山人。原名玉田,字昭龙,早年师从同乡吕辉生孝廉公,习诗文、书法、山水,喜绘画,16岁随叔父到海外谋生与求学。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作为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李铁夫身上笼罩着无数他人难以企及的光环。他被尊为“中国油画第一人”,孙中山先生曾称赞他是“东亚画坛第一巨擘”。李铁夫不但是迄今所知最早到海外学习西方艺术的中国人,还是同盟会的元老、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李铁夫曾言:“平生两大嗜好:一是革命,二是艺术。”这句话完美阐释了李铁夫的人生。

半卧在草地上的李铁夫

李铁夫终身未娶,孑然一身,一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也给后人留下无数的谜团。他青年时期便赴北美谋生、求学,曾在海外生活四十年之久;他曾追随美国艺术大师萨金特、威廉·切斯等人学习,在美国艺坛取得傲人成绩;他曾组织开办华侨电影公司,并自任导演为宣传民主革命进行募捐。

1909年12月,中国同盟会纽约分会成立合影,图中8为孙中山、13为李铁夫

回国后的李铁夫经历多次辗转流离,宏图难展,唯有寄情于艺术创作。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81岁高龄的李铁夫在人民政府邀请下,欣然从香港回到广州,为广东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最后的力量。李铁夫丰富而卓越的艺术成就,以及坎坷而传奇的人生经历,堪称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人中奇逸”。

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接受采访

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告诉记者,李铁夫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熟练掌握最纯正的西方油画表现技法的第一人。“当年的艺术家不仅仅把艺术作为唯一诉求,也将自己作为文化人参与了整个民族与国家的历史变革中。李铁夫先生早年出国学习西方艺术,目的是为了改造中国绘画。今天我们研究李铁夫先生是为了唤醒当下的艺术家,如何心系国家变化,与国家与时代的变化同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还原李铁夫的传奇人生

1952年,李铁夫在广州去世,早在生前他便表示要将自己身边的美术作品与遗物全部无偿的捐赠给国家,这部分作品由其生前供职的华南文学艺术学院保存,后来该学院并入广州美术学院,由此广州美术学院也成为当今集藏李铁夫作品最完善的艺术机构。这批完整的捐赠也成为我们后人认识李铁夫、还原李铁夫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次“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便是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所藏的李铁夫捐赠作品为基础,同时系统梳理国内官方机构所藏的李铁夫艺术精品,向公众全面讲述这位“中国油画之父”的艺术与传奇人生。

音乐家像 李铁夫 布面油彩 67.5cm×56cm  1918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革命烈士蔡锐霆就义 李铁夫 布面油彩 100.8cm×176cm  1946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盘中鱼 李铁夫 布面油彩 82cm×97cm 1941年 广东美术馆藏

刘素微肖像 李铁夫 布面油彩  102cm×77cm 1942年 广东美术馆藏

展览依据李铁夫的艺术创作和人生轨迹分为三大主题板块。第一板块“油画创作与革命时刻”,集中展示李铁夫在海外的革命经历与归国前后的油画创作,如《音乐家像》、《画家冯钢百像》等堪称中国油画史上的经典作品都在展览中与公众见面。第二板块“水彩写生与动乱萍踪”重点梳理李铁夫归国后辗转多地的人生经历,以及根据自然写生所绘制的水彩作品。第三板块“书画言志与隐喻象征”则意在突出李铁夫于中国传统水墨领域所进行的探索,尤其是鹰、虎等题材的水墨作品,集中反映了李铁夫的耿介性格与关心国家命运的责任感,在展览中尤为引人关注。

山坡下的小溪 李铁夫 布面油彩 63.2cm×78.5cm 1930—1940年代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狮子山 李铁夫 纸本水彩 38.4cm×58.7cm 1933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李铁夫与齐白石的南北对话

在此次展览中,还专门设置了两个独立的单元为公众讲述李铁夫暮年归国后的主要人生经历和艺术主张:“李铁夫与广州美术学院”为大家详细讲述李铁夫与广州美术学院的渊源关系,以及李铁夫对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教学的诸多影响与贡献。“李铁夫与齐白石”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铁夫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齐白石与李铁夫两位艺术大师虽然在生前并没有交集,但是李铁夫却对齐白石的艺术极为推崇,在艺术观念上两人也有颇多不谋而合之处。在早年的文献中,还曾出现过“北齐南李”的说法。齐白石是北京画院的首任名誉院长,北京画院也是世界上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艺术机构。今天李铁夫的作品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也算齐、李二人在艺术的一次南北对话,堪称一段艺坛佳话。

狮子山 李铁夫 纸本水彩 38.4cm×58.7cm 1933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理论家邵大箴接受采访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理论家邵大箴先生认为,展览展出的作品展现了李铁夫先生深厚的艺术功力和极高的艺术修养。“因为他的声名,对他参加革命事业,对他执着于艺术事业的精神,美术界都很尊重他。这次展览展出了大量李铁夫先生不为我们熟悉的生平资料,他在国外求学的经历和那么多的作品,我想李铁夫先生当时是很注重于中国油画事业和中国艺术事业的,他的油画反映出他对中国画有很深入的了解,他的油画非常注重学习欧洲、美国特别是欧洲传统古典油画的基础,比如素描、造型、结构、色彩、色调等。这些对我们今天都有重要意义。李铁夫先生对我们的启发,一是好好学习西方的东西,二是把人家那些好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接受采访

“今天我们看到20世纪中国油画先驱李铁夫先生的作品,我想大家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在那么早的时期,他已经可以掌握西方油画那样一种内核式的表述方式。对于这样一位艺术先驱,我们反倒知之甚少,每次我们回顾中国的百年油画,都把他放在第一位,但是现在,连他的一个更准确的年表大家都还在商讨过程中。因此可见这项研究还处在一个非常初步的阶段,我们对他的定性应该说已经完成,对他的定量和距离那份研究成果还差得很多。这次展览应该说在北京首次相对完整地给大家呈现了李铁夫先生的艺术成就。今天通过李铁夫先生的个案,我们再次来回顾和了解中国油画发展脉络中的关键点,这也是这个展览的意义。”吴洪亮告诉记者。

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 李铁夫 纸本水墨 132cm×34cm×2 1930—1940年代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次广州美术学院与北京画院通力合作举办“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是建国后李铁夫作品首次集中走出广东省,在首都北京进行展览。这无疑会为业内学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一次全面认识、重识李铁夫艺术价值的绝佳机会。

据悉,此次展览将会横跨新年,截止至2019年1月13日结束。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