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九江品牌"好米饭",九江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驶入"快车道&
来源: | 作者:浔阳晚报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九江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结合九江市农业发展实际,近日,九江市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

  打造本土大米品牌

  按照要求,着力打造以武宁县、修水县、瑞昌市等为重点的山区绿色大米产业园;打造以永修县、都昌县、彭泽县、湖口县等为重点的环鄱阳湖区生态大米产业园;打造以云居禅米、庐山富硒大米、白鹿状元米等为重点的高端有机大米产业园。建立以品牌为引领、以品种为纽带、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以技术服务为依托的优质大米产业发展新机制。

  以本区域市场为目标,让当地百姓吃上“放心米”为目的,引进一个全国知名稻米品牌龙头企业,打造一个在全省有影响力的稻米区域公用品牌“永修香米”,每个县创建一个公用品牌,努力再现九江作为我国传统的“四大米市”之一的历史荣光。

  到2020年,全市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0个以上,落实优质稻米订单面积50万亩以上,产业园大米加工能力达到80万吨以上,打造8-10个具有九江特色的大米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大米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左右,全市稻米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发展特色蔬菜、水果产区

  重点发展柴桑区、湖口县、瑞昌市、庐山市等城郊蔬菜产区;瑞昌市、湖口县、都昌县、庐山市等特色蔬菜产区;湖口县、瑞昌市、都昌县、永修县、庐山市、德安县、彭泽县等水生蔬菜产区;柴桑区、修水县、武宁县、德安县、彭泽县、湖口县、都昌县等食用菌产区。到2020年,全市新增设施蔬菜面积3万亩,蔬菜总播种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达到200万吨,产值达到40亿元。“三品一标”蔬菜产品认证数量增加30%,新增蔬菜储藏保鲜能力1.5万吨。

  发展柑橘、早熟梨等优势水果,建成以永修县、武宁县、湖口县、彭泽县等为重点的优势水果产区;大力发展葡萄、猕猴桃、杨梅、草莓、蓝莓等多种特色水果,建成以瑞昌市、庐山市、柴桑区、共青城市、德安县等为重点的特色水果产区。到2020年,水果总面积达到55万亩,总产量达到62万吨,水果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7亿元。新建和改造提升1万亩标准水果基地,新建1万亩高效设施特色水果基地,新增水果储藏保鲜能力1.5万吨。

  重点发展“一虾一蟹”产业

  打造以彭泽县、都昌县、永修县、湖口县、修水县、共青城市、柴桑区为重点的稻虾共作基地;以彭泽县、永修县、共青城市、湖口县、柴桑区、都昌县为重点的河蟹产业基地。其他特色品种发展上,重点打造以彭泽县、濂溪区、都昌县、湖口县等地为重点的彭泽鲫产业;以德安县、永修县、都昌县、柴桑区为重点的翘嘴鲌产业;以都昌县为主的珍珠产业;以永修县、都昌县、湖口县、武宁县为重点的鳜鱼产业;以永修县、修水县为重点的龟鳖产业;以修水县、武宁县、永修县为重点的棘胸蛙、大鲵产业;以武宁县、永修县、修水县为重点的银鱼产业;以武宁县为重点的鲟鱼产业。

  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0万吨,渔业一产产值120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220亿元。虾蟹养殖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稻虾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0万亩,创建3-4个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省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3个。积极打造彭泽鲫、翘嘴鲌、鄱湖珍珠等优势水产业集群。

  培育一批叫得响的田园综合体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工程,壮大一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品牌企业和精品线路。重点构建环庐山都市休闲农业圈、昌九美丽休闲乡村走廊、沿长江休闲农业观光带、环庐山西海休闲农业度假区、环鄱阳湖滨水休闲农业游憩园、沿修河休闲农业康养带。到2020年,全市创建省级田园综合体5个,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达到300家,农家乐总数超过2000家,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