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博湖县国语学习热架起村民“富”脑袋 “鼓”口袋桥梁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中国农民网博湖县12月25日讯(通讯员  胡成学 海尼沙赛买提  张静)“您好”,“你好”, “你叫什么名字”, “你家在哪儿”“我的名字叫阿不来提·热依木”,“我姓张,叫张静”, “我家在博湖县查干诺尔乡”, “民族团结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 谢谢”,......夜晚的该县查干诺尔乡乌腾郭楞楞三组村民家里不时传来维吾尔族村民夜学国语的对话声,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村民们学习兴致勃勃,这是该县农牧系统利用“访汇聚”、“两个全覆盖”、“ 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送学国语上门,促进民族交流交融活动的一个缩影。

    该县查干诺尔乡乌腾郭楞村三组村民阿不来提·热依木说:“今天感觉自己像个小学生了,下课后我要将今天学习的内容好好复习,因为‘亲戚’说明天要提问呢,我怕我不会,那会很丢人的。我要好好学国语,到时候能与大家多交流,学习更多的技能,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向着美好生活迈进。”

     “起来! 不愿做奴隶
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同时,一阵阵嘹亮的歌声,在该县查干诺尔乡乌腾郭楞村其他村民小组院落内的上空不时回荡,该村里农牧民夜学国语活动正如火如茶进行中。

    据悉,自今年该县农牧局开展“访汇聚”、“两个全覆盖”、“ 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工作以来,针对大多数维吾尔族、蒙古族村民国语水平低、自我封闭意识强、交流困难等原因造成的工作开展难度大问题,该县农牧局干部利用今冬明春农闲时节、上门送学,主动当起了国语授课老师,用晚上时间,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耐心教,村民们一字一句认真地学,规范口语发音、提高日常交流水平。通过阅读理解、情景对话、看图说话等方式,请维吾尔族、蒙古族村民用国语回答问题,加深理解。同时,在国语的学习中还加入《国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的学习,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为村民当好政策宣讲员、“三农”服务员,提升服务基层一线的工作能力和保障。

    该县农牧局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江伟说:“今年,博湖县农牧局‘访惠聚’、‘ 两个全覆盖’、‘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把‘送学’上门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一项重要措施,围绕惠农富农政策宣讲、现代农业科技、感恩教育、双语学习、文体活动等主题,不断丰富内容、灵活形式、深化内涵,让更多村民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明政策、有文化、懂技术、知感恩”。

    该村一组村民艾合买提江•萨迪尔在听完政策宣讲后也现身说法,“这两年我享受了医疗、自来水、电视、种地、养殖等方方面面的好政策,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年还有县农牧局住户干部来帮扶我家,越是这样我越是要好好学国语,长见识,勤奋劳动,干出个样子回馈党的恩情。
”国语学习对我找工作帮助太大了,我现在打工每年能多挣近2万多块钱。我要让我老婆、儿子也学好国语,和我一起搞运输挣钱。”村民加甫拉洪·喀德尔高兴地说。

    通过学国语,唱红歌,学科学,学技能“富脑袋”、“鼓口袋”等活动,教育村民感恩党,感恩祖国,逐步树立国家观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村民艾依塔洪·塔依尔说:“通过学国语,学唱爱国歌曲,我们了解了更多的新疆历史,对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奋斗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有了更多了解,对‘三股势力’阴谋破坏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深恶痛绝,我们要珍惜如今的生活,热爱伟大的祖国!”



责任编辑:刘民春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