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记者 蔡岩红
“代购要凉凉”“史上最严‘代购法’出台”“代购‘冬天’来临”……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出台,代购圈一直躁动不安。更有人预言“压死传统代购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海关政策,而是2019年1月1日实施的电子商务法”。
那么,电子商务法的实施,对海外代购会有怎样的影响?代购时代真的要终结了吗?代购商家如何转型?近日,就相关问题,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有近20年海关工作经验,且在电子商务法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方面颇有研究的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冯晓鹏律师。
厘清代购的形式
“目前市场上非常关注电子商务法实施后代购的合规与转型问题,其实不同类型的代购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在讨论代购问题时,一定要先厘清代购的形式,再对症下药。” 冯晓鹏说。
代购,顾名思义,本意是指利用自身便利帮人购买境外商品的行为。代购行为最早出现于留学生或在国外工作的人回国时帮亲朋好友带一些国内难以买到或价格高昂的物品,如手表、化妆品等。后来,由于存在套利空间,代购逐渐向商业化发展,但从事代购的群体仍集中于留学生、出入境运输工具乘务人员、导游等经常出入境的群体。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买全球”越来越容易,代购也迅速成为一种新兴“职业”。早在2012年,“代购”是百度搜索中“未来十年最有前景的行业”。有人形容代购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没有生产,只有流通”的千亿级市场。
代购在商业化和职业化后,也演化出了不同的形式。冯晓鹏形容说,如果把顾客比作“罗马”,那如何把商品送到顾客手中确实有“条条大路”,有些路是“康庄大道”,有些路已“误入歧途”。
从采购方式上看,现货采购是代购的最初风貌,多数是亲朋好友或熟客先有消费需求,然后委托在境外的代购者挑选购买。这种代购数量不多、数额不大,一般都符合海关法要求的“合理、自用数量”。但临时采购不仅采购时间长,消费体验差,而且单笔采购成本较高,有时还会面临爆款缺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前囤货。囤货又分境内备货和境外备货。前者先将货运回国内,接单后从国内发货;后者在海外仓备货,接单后通过行邮方式直接寄予消费者。现实中,境内备货多为“灰关入境”(一些清关公司采用“包税进口”的方式为出口商提供入境运输,即出口商向清关公司缴纳一笔费用,清关公司负责将货物运输至指定地点但不向商家提供合法报关单证),其实质是一种逃避国家监管与税收的违法行为,涉嫌走私。
从物流方式来看,代购包括个人携带入境、邮递入境和灰关批量入境。个人携带是代购最常见的入关方式,其风险在于大部分代购为了节省物流费用,都会携带超过个人合理自用范围的商品,一旦被海关查到,轻则补税、退运,重则扣留、行政处罚,甚至可能构成走私犯罪。此前网上热议的“代购”被判刑10年,正是因为涉案淘宝店主前后多次在香港采购名贵服装,并且在入境时未经申报、纳税即携带入境,导致偷逃税额达到了走私犯罪的起刑点。
邮件/快递入境是境外备货的常见物流方式。灰关物流渠道则主要体现为“水客”人肉带回。“毫无疑问,这种物流渠道导致大量商品逃避关税征缴,故利益最大,但明显涉嫌走私。” 冯晓鹏告诉记者。
合法与非法代购界限
冯晓鹏认为,代购本身是一种中性行为,但不少代购者为了追逐商业利益,对海关抽检抱有侥幸心理,超量携带应税物品或雇佣“水客”闯关,从而让代购与“灰关”、“逃税”、“走私”产生了交集。
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司长王炜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过渡期后有关政策吹风会”也表示,代购只是名称,从海关监管制度上,并没有为代购制定特殊的监管制度。代购的方法有很多种,一个是购买以后,有的通过旅检渠道进来,有的通过快件或者邮递渠道邮递进来。上述渠道,海关分别都有不同的监管政策,并没有针对代购制定单独的监管政策。
在旅检渠道,海关总署早在2010年就发布了第54号公告,明确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如果在口岸进境免税店购物,则购物额度连同境外免税购物总额不超过8000元的都可以免税放行。对于超出部分,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征税,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全额征税。
对于邮递渠道,海关总署也在2010年发布了43号公告,规定个人寄自或寄往港、澳、台地区的物品,每次限值为800元人民币;寄自或寄往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物品,每次限值为1000元人民币。个人邮寄进出境物品超出规定限值的,应办理退运手续或者按照货物规定办理通关手续。但邮包内仅有一件物品且不可分割的,虽超出规定限值,经海关审核确属个人自用的,可以按照个人物品规定办理通关手续。个人邮寄进境物品,海关依法征收进口税,但应征进口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
“实际上,大多数携带商品入境的代购并不是因为不知法而违法,恰恰是精心计算过纳税成本后发现,如果如实报关足额缴税,代购可能会从商业行为变成无利可图的‘慈善行为’,因此才会铤而走险。” 冯晓鹏说,代购的合规要求不仅来自于海关法,目前市场上看衰代购的主要原因还是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电子商务法。
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因此,无论是依托于电商平台,还是依托于社交平台的代购,只要是通过网络促成交易的经营行为,都将受到电商法的规制。除了零星为亲友代购,职业代购人自然也属于‘电子商务经营者’。”冯晓鹏强调说。
冯晓鹏认为,电子商务法对代购的重要影响主要集中于有关市场主体登记和纳税的规定。登记的实质均是为配合对电子商务经营者的监管和征税。一旦个人经营行为在登记后转变为公司或商业主体经营行为,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将在所难免。另外,避税对于销售额不大的线下个体经营者较为容易,但对于利用互联网线上交易的代购而言,由于数据透明公开,避税空间极其有限。
代购的未来之路
“如果说海关对行邮物品监管收紧仍不足以打消一部分人的侥幸心理,电子商务法对代购的登记和征税要求将会对商业性代购产生根本影响。”冯晓鹏判断说。
对于非商业性代购而言,因其本身就属于个人合理自用范围,故几乎没有影响;对于境外备货的代购,需要衡量征税后境内外价差与邮递物流成本来判断是否仍有利可图;对于携带商品入境的代购,即便没有电子商务法,其利润也很难在海关5000元(或8000元)的限额内满足,动辄两个行李箱的奢侈品,依法纳税,无利可言;侥幸闯关,涉嫌逃税;长久而言,转型是必然的。
转向何方?冯晓鹏认为,无非两条路,一是一般贸易,二是跨境电商。对于绝大多数个人代购而言,从资金、货源、经营等角度考量,转向作为“近亲”的跨境电商更为容易。
“‘代购的商品难以保障质量安全’‘代购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比起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优势就比代购要大得多’。”在跨境电商有关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司长王炜如是表述,这其中的政策导向,不言而喻。
冯晓鹏认为,从根源上讲,代购同跨境电商一样,既不属于非贸易进出境,也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而是处于二者的交叉地带。两者区别在于“4.8新政”(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2016年4月8日起执行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后,国家首次明确了“跨境电商税”(即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在限值以内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为此,跨境电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靠山”,且国家的支持政策不断升级。例如,2018年11月28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执行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对于单笔限值5000元,年度限值26000元内的零售进口商品征收“跨境电商税”,即关税税率为0、增值税和消费税税率按货物法定应纳税款的70%征收。
总之,经过多年实践,国家对跨境电商的促进与监管已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制度,尤其跨境电子商务新政接续出台:如,6部门的《通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税总局发布的《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2018)》等,对电商企业、电商平台、物流企业、支付企业都有明确的规定,既能保证商家有利可图,也能保证消费者买得放心、买得实惠。
据悉,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已开始为平台代购商家转型跨境电商提供仓储物流、商品备案、代缴税收等服务。而一些代购商家也开始积极转型布局,设计代购的正规化模式,并乐观预判,电子商务法的实施,使一些未转型代购必然离场,而给转向跨境电商的合规代购留下的则是一大片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