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一篇返乡大学生的教学日记
来源: | 作者:未知
    中国农民网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2月15日讯(通讯员 王岳报道)。连日来,布干村返乡大学生米拉依·吐尼亚孜的一篇教学心得日记,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民委员会引发关注。
    米拉依·吐尼亚孜是新疆某师范大学大三学生,2018年暑假返乡期间,在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拜合提牙尔·吾拉木座谈交流时了解到,要从根本上改善村里的面貌和尽快提升村民的心智,千条万条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一条并且是极为重要的一条。

    同时,第一书记还语重心长地对返乡大学生说:你们是受过现代高等教育师范类在校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假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不负新时代勇于挑起教书育人职责,村里举办的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任务就交给你们啦,你们要在这个讲台上开启你们的教学之初。米拉依·吐尼亚孜通过暑假教学实践返回大学后及时总结归纳,这个寒假一回来就主动担当教学任务并把自己教学心得交给第一书记阅看。

    一是注重在口语发音方面下功夫。在教村民学说普通话日常用语时,大胆模仿李阳教授英语那样高声朗读,让大家大胆地说大声地念,村民学习普通话进步快,一改过去村民发音不准和发音迟缓的问题。

    二是注重在图解识字方面下功夫。所谓图解识字法,主要适用于象形字,从最简单的象形字“日、月、水、火、山、土、草”等入手,让村民们每天熟记10个单体字,而后逐步拓展到加上偏旁部首的合体字,村民这样学习起来就容易掌握。

    三是注重开展趣味教学。猜谜语是国学内容之一,在教学时把这个方法融汇贯穿进去,通过猜谜语来巩固已学的知识,既可调动学习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村民们的想象力。如,“一口咬掉牛尾巴”(牛→告)等。

    四是注重在编排顺口溜上下功夫。如:村民朋友上课要坐直,身体不正就要歪(不、正→歪);大口妈妈等小口娃娃,小口娃娃快回家(囗、囗→回);告诉村民们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就编排成“家里有了多余的包米就卖,没有就要买”。

    五是注重在读写声调上下功夫。特别强调村民们要注意通用语言文字四个声调的运用,例如:想让他人帮忙取个喝水的“杯子”,“杯”是一声调,如果发成四声调就变成“被”字,容易误解你需要拿个睡觉的“被子”。

    目前,布干村村民不仅会演唱通俗歌曲,而且还能演唱京剧和黄梅戏片段。2018年7月,在县里举办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活动中获得三等奖,并在今年春节的“村晚”和“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会上,村里“乌兰牧骑”文艺小分队还亲情奉献了几个国学类节目。米拉依·吐尼亚孜教学心得日记被村委会定义为“米拉依教学法”。




责任编辑:杨龙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