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三农发展大会馆陶行暨创新特色小镇模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理论研讨会举行
5年前,还是省级贫困县的河北馆陶,开始了他们以特色小镇建设为着力点的乡村振兴之路。5年来,馆陶县打造了一批以“粮画小镇”“黄瓜小镇”等为代表的特色小镇,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还探索出以产业为基础的乡村全面振兴模式。5月12日,2019中国三农发展大会馆陶行暨创新特色小镇模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理论研讨会在馆陶县的“粮画小镇”举行。国内“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在一起,从馆陶“粮画小镇”的创新实践中探寻特色小镇模式对实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指导意义的共性经验。
特色小镇建设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交汇点。
与会专家表示,乡村振兴和城镇化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城“镇”化和村“镇”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两个轮子,只有双轮协调联动才能达到融合、促进乡村振兴。馆陶县特色小镇之路就是村“镇”化的路径。通过村“镇”化,让城市的生活方式向乡镇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尊重民意、留住乡愁、做强产业、改造提升”的基础上,打造以美丽乡村为载体,“一镇多社区”为架构,产业、文化、生态高度融合的特色小镇。
“美丽乡村建设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模式,产业多元,经营主体才多元。”与会专家认为,各地乡村资源禀赋不同,应结合各地实际,立足乡村和农业的多功能性,找准突破口。同时,城乡资源要素应合理配置,引入工商资本,引导小镇自力更生。工商资本入乡带去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先进的理念、技术、管理模式和人才。但要注意的是,在引入资本的过程中,要注意保障政策执行的连贯性,保护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性,不能“富了老板,丢了老乡”。
与会专家提出,村里老人是最美的“乡愁符号”,不能替代、不能成为“局外人”。在打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要让村民们找到自尊、自爱、自信,找到创造的乐趣和集体的荣誉,成为特色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尊重老百姓现阶段生产生活方式选择,帮扶不帮办、引导不过度、育苗不拔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