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大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
青岛农业大学专家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桦木沟林场调研
受访者供图
在青岛莱西市沽河街道西沙埠村臧玉佳的菌菇种植大棚内,一个个黑皮鸡枞菌长势喜人。臧玉佳原本是个养鸡户,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他把废弃鸡棚设备改造成菇棚,种植珍稀食用菌。“种植这种食用菌比饲养小鸡的收益高。”臧玉佳乐呵呵地说。
这位“点菇成金”的专家,是科技特派员、青岛农业大学“蘑菇教授”郭立忠。据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处负责人赵龙刚介绍,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该校先后选派具备中高级职称的科技特派员近500名,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36个,有力推动了科技与产业、人才与生产的紧密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平度模式”
“咱也有国家示范区啦!”去年以来,青岛平度市蓼兰镇很多农户心里喜滋滋的。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凯荣的夏玉米肥药减施增效田间试验示范区带动和新增了当地水肥一体化种植,让蓼兰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成为了湿地保护和产业升级的示范乡镇。
2018年,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青岛市的乡村振兴研究院也依托学校建立。学校选派50名专家和100名学生组成首批平度乡村振兴特派员服务队,他们深入乡村、各展所长,很快就把技术成果撒播在广袤的平度大地,积极打造着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平度模式”。
今年7月,山东省科技厅设立科技扶贫服务队,学校牵头组建15个队,争取总经费300万元,实现了科技人员对山东省指定300个贫困村的全覆盖。这其中,有11个队覆盖青岛市莱西、即墨、胶州、黄岛、平度等地,来自学校的毛皮动物专家、园艺专家、玉米及花生育种专家们纷纷上场,一趟接一趟地在服务地和学校之间忙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大现象”。
社会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青岛农业大学特种经济动物专家马泽芳教授是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依托学校教育脱贫平台,在山东的鄄城、沂南2个主要帮扶县和青岛、东营、莱芜等地区建立5处养殖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基地,以构建适宜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产业技术体系为核心,推动特种经济动物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增产。
“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刚开始农户不信任我们,我们就用心跟他们接触,给他们解答疾病防控难题。慢慢地,农户都喜欢和我们相处,一有问题就打电话向我们请教。”在马泽芳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山东省毛皮动物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作为全国毛皮动物养殖第一大省,山东年出栏率占全国一半以上,在不少地方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9年,学校以扶贫科研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第一书记帮扶、专家服务团队下乡服务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展服务地区总计达52个县乡,仅上半年专家团队下乡就150余次,培训各类人员7千人次。日常工作中,科特派们依托学校的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5个省部级创新研究中心与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科技合作基地等科技支撑平台,有效开展了科技服务工作。
搭建广阔社会服务平台
9月下旬,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桦木沟林场里,工人们正忙着收蘑菇、把蘑菇运出去。今年,桦木沟林场首次在林下种植了三百多亩大球盖菇,按照每亩2.5万元销售价格计算,林场仅这一项保守估计就有将近800万元产值,实现创收100万元以上?。这离不开1300公里外青岛农业大学的鼎力合作。
为了“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青岛农业大学与桦木沟林场的这项合作已经进行了一年半时间。项目借力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力争打造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农牧业标准化示范旗,为林草牧地区脱贫攻坚贡献科技力量。
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坚持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设立研究课题,面向生产实际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成果,形成系列化、标准化的农业技术成果,学校培育的国审小麦品种“青麦6号”已经悄然扎根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小麦主产区。同时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先后与9地市、20余个县市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在多个县市区建立产学研综合示范服务基地、特色产业服务基地,在200多家企业和合作社建立专家工作站和专家大院,搭建了服务社会的广阔平台,年承担社会服务项目200余项,培训各类人才4万余人次,有效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科技服务区域遍及山东各地,并延伸到东北三省及新疆、贵州、云南、安徽、内蒙古等15个省市自治区。
“学校将持续加大特派员建设力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宋希云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