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70年前那个欢腾振奋的秋日一样,今秋的华夏九州格外晴朗亮丽,山河壮美,五谷丰登。田畴中、大棚里,山林间、高原上,到处雀跃着自然的芬芳,荡漾着欢庆的喜悦。
今天,当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接近民族复兴目标时,凝眸回望,我们禁不住感叹:那最深沉的力量、最扎实的根基、最坚实的底色,都来源于——中国农业。
(一)
看今日之世界,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沉着应对、发声有力,底气首先源之于中国农业用不足世界10%的土地资源养活世界20%的人口创造的奇迹。70年来,中国人终于赶走了曾经千百年挥之不去的饥饿梦魇,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奠定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稳固根基。
作为带动民族腾飞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起步阶段也有赖于农业的支持。新中国成立最初几年,农业收入一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0%,正是依靠农业“乳汁”的哺育,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起点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解决了国家建设与发展原动力问题。时至于今,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农业的贡献不可磨灭。农业是奠基石,支撑起经济社会的高楼大厦;农业是压舱石,保持了大国航行的波澜不惊。
(二)
中国农业的完美答卷,是在70年间不断进取不断拼搏中取得的。
河南林县兴修红旗渠改善水利条件的壮举,或许最能够充分体现这种进取与拼搏精神。20世纪60年代末,国外媒体报道,卫星发现中国的太行山上增添了一条“水长城”,说的就是红旗渠。19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建设是中国农业克服自身先天不足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耕地面积不足、耕地质量偏低、资源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的自然条件,在机械设备、资金技术极其缺乏的状况下,各地持续开展以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改造坡耕地,改良土壤,营造农田防护林,兴修农田水利等为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为搞好农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有了淠史杭,农业多收粮,战胜干旱显威力,灌区变成米粮乡。”淮河流域的淠史杭灌区就修建于这个时期,安徽、河南两省340万亩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昔日赤地千里的贫瘠之地变成了如今的鱼米之乡,时至今日,依然是全国重要粮食主产区。今天,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48,一半以上耕地实现了旱涝保收。
黄淮海平原曾是我国盐碱地最为集中的地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人将治碱和水利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旱涝碱综合治理模式。到80年代,这里更是成为了我国的商品粮主产区。无论是改造中低产田、盐碱地的内涵式开发,还是不断垦荒的外延式扩大,都记录下了中国人为增加优质耕地面积做出的不懈努力。
历史上的中国农业,曾面临蝗虫连年起飞成灾、小麦条锈病爆发蔓延、棉铃虫肆虐为害,几乎“束手无策”。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求索实践,一套科学有效的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彻底告别了大面积的重大生物灾害频发局面。
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成就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畏艰难、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引领中国农业闯出了一条自身弱质条件不断改善优化的发展之路,为中国农业走上腾飞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中国农业的完美答卷,是在70年间不断完善农业生产体制机制过程中取得的。
1950年,中央政府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至1952年底,3亿多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生产热情空前焕发,农业生产也出现了连年增产的好形势。
然而,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不少小农户无力经营,刚分到地就面临再次失地的危险。互助组、合作社开始发展起来之后,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随着合作化运动越演越烈,以及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等产生越来越多的消极影响,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走上了极端,难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人民公社后期,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
标志性的突破口出现在1978年岁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
那年的一个冬夜,小岗村18户农民趁着夜色,走进一座破败的农家茅屋,他们达成了摁着18个红手印的联产承包协议约定。
这份已经被作为文物陈列在国家博物馆的大包干契约(编号GB54563),一个直接的结果是这18户农民播种的土地第二年获得了10倍于前一年产量的大丰收。同时,更大的收获是,小岗村的“冒险”和其他地方的探索一起拉开了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由此催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迅速推行,极大激发了全国各地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
中央决定在全国农业领域广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变革。全国农业生产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不仅让亿万农民摆脱了饥饿状态,也给新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同时,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当时的农业部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各地的肉票、油票、糖票等随着粮票的退出,都逐步停止使用。
生产关系的调整并非一劳永逸。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进城,谁来种地成为新的难题。与此同时,现代农业对土地规模经营的要求愈加迫切。农村土地改革再一次呼唤制度创新。
红手印契约故事发生38年后的2016年,曾经有名的“讨饭村”小岗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春天,清风拂面,麦浪滚滚。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他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2016年,中央部署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重点在于放活经营权。农民对承包地除了占有、使用、收益,还可以流转、抵押、担保。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大制度创新,促使土地经营方式演变为“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主体经营”的立体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初心不变,探索不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实践,深刻揭示出:无论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民的土地权益改少了。党的十九大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既给农民吃上了“定心丸”,也给土地“三权分置”及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而此时,改革要面临的时代之问,是农村谁来种地,是农业如何满足人们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需求转变。如今,活跃在田野里的,是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提供灵活托管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他们在现代农业的主战场上挑大梁、担重任,演绎着新时代的农业故事。
(四)
中国农业的完美答卷,是在70年间不断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过程中取得的。
70年来,我国农业从“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发展成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从几个农业试验场,发展成全球最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从依靠“一把尺子一杆秤”的科研手段,到拥有了一批农业领域装备精良的“国之重器”。这中间农业科技的跨越发展,显示出我国农业走上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的不平凡轨迹。
领中国农业科技风气之先的,是以农垦建设兵团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国家队”。比如,最早建立的起初由军人组成以“垦殖”为目标,为垦区开发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早在1947年到1949年,一批公营机械农场在战火硝烟中的黑土地上先后诞生。至今,黑龙江农垦已经走过了72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年产400亿斤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被誉为“中华大粮仓”。
这支农业生产“国家队”的市场竞争能力必将越来越强。
早在1959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经历了新世纪以来农机化的发展,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中国农业生产已完成了从人畜力为主向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如今,手机成为新农具,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一部手机就可以掌控从种到收的全过程。
依靠农业科技,我国正在从“大水、大肥、大药”的粗放生产方式,转变为绿色发展方式。化肥农药曾经是增产导向的过量施用,如今是提质导向的零增长、负增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回收利用、养殖废弃物处理……农业的底色更加清亮。今天,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3%,成为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之所依,内生后劲之所在,转型升级之所系。在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挑战、资源压力和国际竞争压力下,未来,农业科技将继续肩负起改造传统农业的重任,助力传统农业大国向生产集约、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现代农业磅礴转型。
(五)
中国农业的完美答卷,是在70年间不断开放发展,在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取得的。
开放是农业的自然属性,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农业也踏上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伟大征程。曾经有人用与“狼”共舞来形容当时的危机重重:农业经营规模小、科技实力弱,直接与国外农产品竞争,不具备优势;由于农产品结构性卖难等问题,积累了不少矛盾,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可能会表现得更为突出。
20年后再回看,中国农业没有像很多人担忧的那样危机四伏,反而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好成绩,不仅满足了国人不断升级的消费要求,而且为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粮食危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实践证明,中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既是农业出口大国也是进口大国。通过扩大出口水产、蔬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拓宽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通过适度进口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缓解农业生产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中国农业的成功也给世界农业做出重要贡献。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农业既是投资贸易的重要领域,也是民心相通、命运与共的重要方面。在乌干达,有中国企业建设的农业经贸合作区,嫁接中国的农业技术和管理,帮助乌干达提高产能;在布基纳法索,中国农技组被称为“中国家人”,他们教当地百姓修水坝、育良苗,帮助当地人用技术改变命运……
2019年8月,世界粮农组织首位中国籍总干事屈冬玉正式上任。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农业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是中国农业为世界农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生动注脚。
(六)
解决中国农业的发展路径问题,前无古人可参考,旁无他国可借鉴。
我们面临的是先天不足——平原仅占国土面积的12%,高质量耕地仅占三分之一;我们面临的是积贫积弱——从几亿人挣扎在温饱线上起步,要解决世界上最庞大人口的吃饭难题;我们面临的是基础不牢——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要支撑国家工业化,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我们面临的是多重压力——内有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外有成本、补贴两个“天花板”……
中国农业一路走来,历经风雨坎坷却始终根基弥坚,如果探究缘由,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不可或缺。小步走,大胆试,尊重农民的实践创造,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将使中国农业一路坚实前行。
站在70年的节点上,回望是为了铭记与传承,展望是为了创新与发展。前路阻且长,愿这片丰收的大地上,中国农业一如既往,在乡村振兴的滚滚浪潮中,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扛稳大国根基的担当,让国家更有底气,让人民更加幸福!